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原本被寄予厚望的2020年,因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整個行業的節奏。如今半年時間已過,國內外紡織市場在掙扎中恢復,但是似乎并不理想。
據官方統計,今年1-5月,中國紡織業經濟總產出、行業投資、
1-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52 0173 3840.9億元,同比下降19.3%。其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404.2億元,同比下降39.3%;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3478.8億元,下降19.2%;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659.2億元,下降18.4%;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607.3億元,下降11.0%。
不僅如此,據知情人士消息稱有加彈企業將車間操作工工資降500元一個月,這一操作得到了不少企業積*響應。
早在3月紡織市場恢復生產,企業遭遇海外集體“取消訂單”的操作后,我們已經見識過一次紡織行業輪休、減產的“自救”操作,不少業務員、操作工因工作輕松、放假時間多,而被迫降工資。
一位大廠操作工曾和小編哭訴道:“自從2月起,廠里就只發1300元的基本工資,給你當生活費,以前我每個月起碼有6-7000的工資,真的是心酸。”
時至今日,當我們以為新冠疫情已經差不多形勢穩定時,國內又再度因為部分省市的新病例繃緊了神經,紡織老板心中“降薪”的暗流又開始悄悄涌動,也就發出了上述心酸的降薪的通知單。
疫情之下
紡織老板把“錢”變成了“庫存”!
對于紡織老板而言,停工、減產除了無奈還是無奈!一位廠里有500多臺織機的王老板說道:“不敢多停,每天的折舊費就大的驚人,如果還沒有產出,那么虧的會更多。”之前有一位紡織老板跟我算過,如此廠里有百來臺織機,那么他的折舊費每天都要近萬元,只能將產能換成坯布,才能有產值。
一方面要控制成本和產出的比例,不敢隨意多停織機,另一方面紡織老板也要時刻關注坯布庫存情況。可現實是下游需求一直不能很好的恢復,從而導致產出和消耗不成正比,市場的庫存也就越積越多,也造成了越往后,織廠的庫存上升的越明顯,從而也造成了廠家對產品的話語權流失。
據中國綢都網監測的樣本企業顯示,目前江浙地區整體飽受庫存壓力,大多數廠家坯布庫存已經堆至1個半月及2個月,較多的已經接近3個月,有紡織老板開玩笑地說道:“現在的紡織老板都很苦,真的是沒錢,想要把庫存換成錢,賣出去的價格真的是心累!”
這成了很多織廠老板今年的心聲,利潤過低導致自身的庫存一直被貶值,價格也是在底部徘徊。
以常規坯布為例:
210T滌塔夫目前報價在1.1元/米左右,而2018年在1.65元/米左右,跌幅為33.33%;
240T春亞紡目前報價在1.9元/米左右,而2018年在2.6元/米左右,跌幅為26.92%;
75D 24T雪紡目前報價在2.05元/米左右,而2018年3.8元/米左右,跌幅為46.05%;
75D色丁目前報價在1.80元/米左右,而2018年2.70元/米左右,跌幅為33.33%;
“這價格往前推6、7年都沒有的價格!”一位仿真絲坯布貿易商表示,“現在不想著能賺錢,而是將倉庫里的坯布保本賣掉就已經很好了!”
編后語
一位“久經沙場”的紡織人說在03年非典爆發時,全國各行業也都面臨著類似的困局,只是今年的疫情波及范圍更廣,海外疫情的加劇導致危機的陰云籠罩行業。不少紡織企業只能通過各種方式“自保”,不過用這位紡織老板的話說,勒緊褲腰帶,熬過這個關卡就是春天!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