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正值棉花田間管理關鍵時期,在沙雅縣海樓鎮團結村、諾爾如孜庫木村等村落連片的棉田里,卻少見棉農躬身勞作的身影。
“現在種棉花,澆水不用鍬、拾花不彎腰,平地整地、精量播種、無人機打藥、高效節水滴灌、采棉機采收,全程基本是機械化、
沙雅是植棉大縣,今年種植棉花152 0173 3840萬畝。當地上萬戶棉農像阿力木一樣,挑起農業現代化這條“金扁擔”,提高脫貧增收能力,增添鄉村振興活力。
建高標準農田破發展瓶頸
沙雅縣水土光熱資源豐富,非常適宜種植棉花,年總產量超過20萬噸。
靠傳統模式,植棉成本越來越高。如何讓棉花提質增效、讓棉產業提檔升級,是沙雅縣推動高
“2017年,沙雅縣承接南疆50萬畝高效節水增收試點項目工程。以該項目為突破口,全縣大規模推進農村土地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過去的小地塊整合成100畝至300畝的大條田后,土地碎片化、經營分散化、從業人員多、組織化程度低等問題迎刃而解。”沙雅縣委改革辦負責人唐友林說。
土地流轉中,沙雅縣探索出“合作社+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家庭農場+農戶”3種模式,在土地確權基礎上,引導農戶以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使農民從小規模土地經營中解放出來,從事其他生產經營或外出務工。
土地經營模式轉變、勞動力供應充足加上優質棉花資源和良好營商環境,沙雅縣先后吸引10余家投資千萬元以上的企業落戶,涉及棉紡、農機制造、節水設備制造等。同時,現代化的種植業合作社、勞務服務合作社、家庭農場如雨后春筍應運而生。在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的帶動下,沙雅縣棉花產業智慧化水平逐步顯現。
“新疆利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已在沙雅設立4個公司,配套有紡織板塊、農業板塊、棉業板塊。通過前端種植、后端紡紗,建立100萬畝種植基地和年產100萬噸
節水保生態促節本增效
沙雅縣努爾巴克鄉振興村村委會主任林永國和幾名村民算了筆節水賬:原來種1畝棉花需要600立方米水,現在用水不到450立方米,棉花產量上來了,1畝地還可節省水費40元。
在沙雅縣水利局了解到一組數字:2019年渭干河灌區引水總量比2017年減少2200萬立方米,比2019年限額少用水3000萬立方米,農作物能夠得到充分灌溉的概率由項目實施前的75%提高至85%。
“節余的水量,優先用于新增人工生態林和自然生態灌溉,保護生態環境,目前全縣森林總面積達到564.9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14%,相比以前提升0.24%。”沙雅縣水利局局長鄭偉說。
棉產業機械化、智慧化每推進一步,沙雅縣美麗鄉村建設就向前邁進一步。
今年雖受疫情影響,但沙雅缽施然智能農機有限公司生產的精量播種機、采棉機一直供不應求,新研發的殘膜回收機也成了搶手貨。
“每畝棉田至少產生20公斤殘膜,人工回收殘膜費時費力,回收率只能達到60%,機械回收率可達到80%以上,而且可將棉稈粉碎還田。今年,我們將殘膜回收機的膜箱設計得更大一些,讓回收作業效率更高,生產量也由去年的150臺增加到600臺。”沙雅缽施然智能農機有限公司基建總指揮、銷售**經理朱全生說。
全產業鏈發展助多元
*近,沙雅縣紅旗鎮喀什托格拉克村村民尼牙再木·依明計劃新買幾樣家具、家電,把房子布置得更漂亮,讓日子過得更紅火。她的自信來自全村棉花種植模式改變后,有了土地流轉和家門口就業兩份收入。
沙雅縣就業局局長馬寶中說,這幾年,沙雅縣農村勞動力就業呈現遞增之勢,與棉產業迅速發展有很大關系。機械化耕作、規模化經營,讓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不少農戶將土地流轉給合作社或企業,一邊拿土地分紅或流轉費,一邊在合作社或企業務工,有些年輕農民還成了無人機植保等現代化農業機械操作手。
據統計,在沙雅縣大規模的轉移就業中,50萬畝高效節水增收試點項目區累計釋放富余勞動力26990人,富余勞動力通過農業內部轉移、產業扶持、就近就地轉移、發展三產、勞務輸出、自主創業等多種途徑就業創業,有了穩定收入。
今年沙雅縣進一步延伸棉花產業鏈,讓智能化、科技化、信息化融入棉花產業鏈每個環節,實現優質棉種植管理、軋花加工、優質
延伸閱讀
新疆是全國*大的優質棉生產基地,主要布局在吐哈盆地,塔里木盆地西南、葉爾羌河流域、塔里木河中下游兩岸,準噶爾盆地中西部等地3個棉區12個地州市的37個縣市區。
我區持續加強棉花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棉花品質提升,推動新疆棉花產業向高質量方向發展。計劃到2022年,全區棉花種植面積穩定在3700萬畝左右,棉花集約化生產率提高到50%以上;到2025年,棉花集約化生產率提高到60%以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