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剛剛過去的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這一年,在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增多、下行壓力有所加大的復雜局面下,全行業經過努力拼搏,整體上保持了平穩發展的態勢。
今天,我們迎來了嶄新的2020年。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
新年伊始,中國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2020年,我們將迎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在過去的一年里,在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增多、紡織行業下行壓力有所加大的復雜局面下,經過全行業的努力拼搏,整體上保持了平穩發展的態勢。
從國際貿易來看,2019年是*具戲劇化的一年,變化*大。中美貿易談判起伏不定,貿易政策也在不斷改變,導致
從整體上看,行業發展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一是產業結構調整加快,體現在產業用成為行業發展新增長*。二是產品結構調整加快,新型纖維發展成亮點。比如,
傳統服裝出口下降,國內市場銷售增速放緩,必然影響到產業鏈上游的紡紗、織布。受成本要素的影響,出口服裝訂單向海外低成本地區轉移,而印染色織面料卻保持增長,這種結構調整是正常的。未來新型纖維、高檔面料還會進一步拓展國際空間。因此,不能因為行業低速增長而得出行業不好的結論,要看到行業結構調整在加快。
近年來,我國紡織業對外投資呈現多區域、多行業和多形式加速推進的態勢,紡織骨干企業主動進行國際布局的意識不斷增強。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紡織業對外投資存量超過100億美元,實際金額要更多。要注意的是,紡織業海外布局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但上百億美元的投資金額相對中國紡織業的龐大規模來說比例并不大,大量的產能還是要滿足國內的需求,因此,
2020年將迎來紡織“十三五”和建設紡織強國的收官之年,面對國內外形勢的不確定性,行業依然會保持平穩發展,呈現低速增長態勢,或許比2019年更加困難。這就要求行業根據“科技、時尚、綠色”定位的要求,繼續加大結構調整力度。
目前,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已經在著手進行“十四五”規劃的準備工作,對于趨勢的分析應重點考慮兩個市場的反映。其一是國際市場。自152 0173 3840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紡織業出口增長,到2011年加入WTO后,出口呈現飛躍式發展,到四五年前,出口增幅下跌,而近幾年開始負增長。然而,從四十年來全球紡織服裝需求來看,始終保持著3%左右的增長。過去中國百分之十幾的增長,是我們搶占其他國家的份額,而今,包括越南、印度、孟加拉等在內的東南亞國家、非洲國家以及南亞國家,開始逐步擠占中國在美國、日本、歐洲的市場份額。當前的國際市場變化是經濟規律和市場本身所起的作用,中美貿易摩擦只是一個誘因,從中國出口市場下降情況來看,我們對美國出口的下降幅度還不及
針對國內市場,“十五”和“十一五”期間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每年增速都超過15%,“十二五”超過9%,到“十三五”*低達每年5.8%的增長,在國家政策推動下有了8%的增長。但紡織品服裝增長只有3%,且得益于網銷21%的增長。對于國內市場消費,行業企業也需要冷靜地分析,需要對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有清晰的認知。目前,社會經濟已經到達一個新的水平,在中國14億人口中,有超過4億人口達到了中等消費水平,其中有1.5億人達到了發達國家消費水平,消費需求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剩下的低收入群體理論上講未來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但如何更快地提升這部分群體的消費能力是一個重要課題。
日前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20年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工作,特別提出“要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健全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法治環境,完善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體系”。中央還專門出臺文件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提出一系列有分量的政策措施,力求為民營企業營造更好的發展環境。這一系列舉措對行業發展構成利好,也為我們做好2020年行業工作增加了信心。
《建設紡織強國綱要(2011-2020年)》和紡織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中提到,計劃到2020年基本建成紡織強國。當前,從具體指標來看,除部分指標稍落后于世界先進水平外,絕大多數指標已接近甚至**于世界先進水平,我國紡織制造強國的地位已經確立。面對即將到來的“十四五”,行業將在新的歷史條件、新的時代、新的發展階段實現紡織工業的高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