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近期,為方便桑園管護,江西吉安永新縣長溪村的蠶桑基地正在修筑機耕道。
但新規劃的道路,占了部分桑園地。“我們村桑園面積本來就少,這次又要被占了。”“自己種的地肯定不想被占掉。”3月18日,長溪村五組、七組村民在桑園邊討論起了界址問題。五組組長劉發龍聞訊趕來,承諾請村里的長輩重新丈量、確認地標,平息了村民的質疑。
“幾年前,這片沙地不好利用。我們發展沙地桑樹種植后,大家積*性很高,這片地成了‘香餑餑’。也才有了剛才的‘搶手’場面。”對此,劉發龍既開心、又無奈。他說,“這次修機耕道,也是村里為了方便大家種桑養蠶。規劃上還得再考慮,多聽大家的意見。”
隨后,劉發龍到回自家桑園鋤草、施肥。今年春天雨水充足,桑樹枝葉長勢不錯,他打算趁著好時節把桑園管護好,確保春蠶豐收。“去年養了7批次、近20張蠶種,總共收入4萬多。”幾年來,劉發龍家通過養蠶脫了貧。今年,他又擴種了2畝桑樹,家里的桑園達到10畝。“脫貧了,小康也得靠它!”劉發龍笑著說。
挨著劉發龍家桑園的是村民劉新和家的桑園。除了經營自家的20余畝桑園,他還在鄰村承包了60畝,忙碌時會請10位村民幫忙采摘桑葉。“去年養了60多張蠶種,除去開支,純收入有7到8萬。”對去年養蠶的收入,劉新和表示不怎么理想,他說,“規模養殖的效益怎么提高?高溫環境下怎么防病?這兩個問題還得解決。”對于桑蠶養殖的未來發展,劉新和信心滿滿,而對于目前的問題,他同樣認識得清楚。
9點左右,陽光穿透云層,長溪村1200余畝桑園地顯得鮮亮起來,蠶桑基地也熱鬧起來。
“我們村去年產值有200多萬吧。”“仁龍叔家去年春蠶產了152 0173 3840斤,賺了3000多哩!”“今年鎮上又沿河新種了500多畝,整地、桑苗都免費呢。”“對,對!機耕道也快要修到我們這里了。”……桑園地里,此起彼伏的交談聲合著鋤地的聲音,如同一支春天的序曲。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