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以來,上市公司進入中報密集披露期,紡織化纖行業幾大民營聚酯龍頭也相繼發布中報。從中報披露的數據來看,桐昆、新鳳鳴、榮盛、恒力、恒逸、盛虹六大滌絲巨頭無一例外都實現了盈利,且,具體數字都*為“耀眼”。
滌綸長絲是紡織化纖原料中體量*大,應用領域*為廣泛的品種,每年中國生產五千多萬噸的化學纖維,其中滌綸長絲占比*大。日前,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召開年中經濟運行分析會,會上中國紡聯產業經濟研究院分析師陳小倩分析了2021年上半年紡織行業利潤總額結構,其指出上半年紡織行業利潤總額1078.9億元,其中化纖行業利潤總額為326.6億元,占比30.3%,居各個行業之首。
六大聚酯巨頭的中報數據也間接呼應了以上統計分析的結論。
縱觀現今的紡織化纖行業發展,產業鏈龍頭態勢已經凸顯,國內聚酯產業鏈競爭格局初步形成,傳統的競爭態勢正在向新的競爭模式轉變,六大上市公司的中報中各自呈現怎樣的特點,又分別蘊藏著怎樣的玄機?
盛虹:利潤增長152 0173 3840.30%?一騎絕塵
如果不看利潤總額,只看增長比率,盛虹無疑一騎絕塵。
8月24日,江蘇東方盛虹股份有限公司(東方盛虹是盛虹控股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披露2021年半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156.90 億元,同比增長65.4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11.47億元,同比增長152 0173 3840.30% 。
其中,分行業看,化纖板塊實現營業收入92.45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達58.92%,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41.49%,石化板塊實現營業收入30.47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19.42%?,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35.03%,?熱電板塊實現營業收入4.30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2.74%,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45.66%。
從產品角度分析,盛虹的DTY 、PTA 和POY 無疑是主營業務的*大支撐。 DTY 占營業收入的比重32.71%,PTA 占營業收入的比重 19.42%,POY占營業收入的比重13.50%,其余的 FDY 占比 9.86% ,切片等聚酯產品占比2.84%,熱電占比 2.74% 。
東方盛虹對增長較快的幾個版塊進行了說明:化纖業務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 41.49%,主要系上年同期受疫情影響,銷售受阻,滌綸長絲市場行情較好所致;石化業務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135.03%,主要系虹港石化新增產能投產所致; 熱電業務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 45.66%,主要系上年同期受疫情影響,蒸汽銷售收入減少所致。
東方盛虹利潤增長幅度的一騎絕塵無疑是2018年上市之后幾大煉化和PTA 項目投資布局、產能釋放、產業鏈趨于完善等綜合因素所致。其實在,2020年疫情爆發后,整個PTA 行業利潤直線下跌,2020年三季度,東方盛虹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同比下降 80.2% ,2020年四季度,紡織外貿訂單回流,化纖行業開始復蘇,春節過后,隨著疫苗推廣,下游預期普遍樂觀,行業景氣度顯著回暖,2021年一季度,東方盛虹產品量價齊升,業績大幅好轉。當前,東方盛虹已形成以聚酯化纖為根基,“原油煉化 -PX/ 乙二醇 -PTA- 聚酯化纖”的全產業鏈布局。且在2021年上半年,東方盛虹加快推進盛虹1600萬噸煉化一體化項目建設,并積*推動各大業務板塊的協同均衡發展,大力拓展上下游一體化先進產能,加速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化工新材料生產、研發基地,推動公司向***的石化企業邁進,東方盛虹將成為繼恒力石化、榮盛石化之后第三大的民營大煉化企業。可以預見,隨著東方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的投產,公司營收及毛利結構將在 2021年中報的基礎上繼續調整,未來煉化業務有望在 2022 年后成為公司*大的業績來源。
榮盛:全產業鏈優勢繼續顯現,**地位難以撼動
從營業收入總額、利潤總額以及各自的同比增速來看,相較之下,榮盛似乎是“單項**”都沒有拿到,但其實,看似穩居第二的榮盛,一直占據著“芳烴C聚酯產業鏈”**的**地位,*突出的特質就是“穩”。
8月12日,榮盛石化發布了2021年上半年度報告,公告顯示,公司半年度營業收入844.2億,同比增加67.9%,實現歸母公司凈利潤65.7億元,同比增加104.7%。對于業績增長,榮盛石化稱產能提升和原料產品價差擴大都有貢獻。而其中,必須提到的是,浙石化項目(煉化一體化項目)無疑為榮盛的業績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19年12月浙石化一期投產,榮盛石化的“原油-芳烴(PX)、烯烴-PTA、MEG-聚酯-紡絲-加彈”一體化產業鏈構建完成。2021年上半年,榮盛石化在舟山綠色石化基地投資建設的“4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各項工程進展順利。據悉,一期工程已實現穩定滿負荷運行,二期工程**批裝置已于去年11月投入運行,煉化項目總體產量增加,二期有望于2021年內實現全線貫通。值得關注的是,隨著浙石化二期項目有序投產,榮盛石化將成為全球前五、國內*大的煉廠,此外遠期規劃浙石化三期以及中金石化煉化項目,有望打造8000萬噸的***煉化基地。
有分析師預測,伴隨著浙石化二期產能逐步投產,公司業績存在顯著利潤增量空間。也就是說在聚酯――紡織產業鏈需求穩步增長,產業健康發展的大背景下,榮盛未來的利潤還將出現明顯的上漲,這些無疑都是一個曾經單一的化纖廠一路向上游走所帶來的全產業鏈紅利的釋放,今天的榮盛石化已經成為國內**擁有“原油―芳烴(PX)、烯烴―PTA、MEG―聚酯―紡絲、薄膜、瓶片”一體化產業鏈的上市公司,而榮盛石化的“進化史”也已成為民營化纖、石化企業的轉型范本。
當然,榮盛在不斷向上游拓展的過程中也并未放松對聚酯長絲的布局。近年來榮盛通過不斷提升差別化纖維品種比重;加快發展定制性產品,滿足市場差異化、個性化需求。目前榮盛聚酯及紡絲、加彈配套項目的生產規模、原料單耗及產品質量均處于國內同行的前列,產能合計450?萬噸/年,規模位居全國前列。
恒力:巨無霸利潤再創新高,未來布局頗有深意
8月16日,恒力石化發布的2021年半年報,半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45.74億元,同比增長55.2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6.42億元,同比增長56.65%。值得關注的是:這是恒力石化半年度盈利規模首次突破85億元關口,創造歷史新高。
對于業績增長原因,恒力石化表示,受益于原油價格上行和終端消費修復影響,疊加海外訂單回流,行業上游的煉化、煤化、乙烯裝置產出的各類主要化工品價格與價差維持并波動在強勢區間,支撐公司業績穩定增長。同時,行業下游的化工新材料產品也受益于原料成本推動和終端復蘇拉動影響,盈利能力快速改善。
在紡織化纖領域,恒力毫無疑問是巨無霸式的存在。而近年來,恒力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了一系列重點項目,已構筑形成以2000萬噸原油和500萬噸原煤加工能力為起點,主要產出包括450萬噸PX、120萬噸純苯、1660萬噸PTA(在建產能500萬噸)、180萬噸纖維級乙二醇、85萬噸聚丙烯、72萬噸苯乙烯、40萬噸聚乙烯、14萬噸丁二烯、75萬噸甲醇、40萬噸醋酸和30萬噸純氫,向下游化工新材料產業鏈發展輸送并儲備了各類國內緊缺、高附加值的上游原材料產品,具備了***石化平臺發展的稀缺能力。似乎恒力的重心已然從下游紡織化纖轉移到了上游石油煉化領域。但是近期恒力石化又重新將目光聚焦在了下游,開始向新材料領域發力。據悉公司擬合計投資逾242億元建設年產80萬噸功能性聚酯薄膜、功能性塑料項目,年產45萬噸PBS類生物降解塑料項目,150萬噸/年綠色多功能紡織新材料項目及化工新材料配套項目,進一步拓展下游新材料產業。同時,公司正快速布局鋰電膈膜等新能源材料業務領域,目前已實質性啟動鋰電隔膜新產品產能建設的各項準備,包括隔膜設備采購談判與核心人才市場招聘等工作,快速高效推進該業務進展。
桐昆:滌綸長絲“沃爾瑪”的高光時刻
當前民營滌絲巨頭貌似已經形成了兩類發展軌道,**類著力于向上游煉化布局發展,大力發展煉化一體化項目;第二類則聚焦于滌綸產業發力,堅守主業做精做強,桐昆一直以來是第二類的典型代表,但近年來也開始了全產業鏈的布局發力。
8月18日,桐昆股份 發布 2021年半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21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01.86億元,同比2020年上半年上升41.43%;實現利潤總額46.54億元,同比2020年上半年上升344.09% ; 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1.34億元,同比2020年上半年上升309.57%;實現基本每股收益1.82元,與2020年上半年相比上升230.91%。
雖然六大巨頭對比之下,桐昆的增速排名比較居中,但這個成績對于桐昆來說已經是近年來的 “高光時刻”了。 值得關注的是,在毛利率方面,桐昆 2021 年上半年的毛利率為 7.0% ,較去年同期的 -5.7% 提升了近 13 個百分點,報告指出主要系長絲景氣度回升帶來價差擴大所致。
除此之外,為了完善滌綸產業鏈,增加抗風險能力,實現高質量、持續增長,在大煉化背景下,桐昆收購了浙石化 20% 權益,對應 160 萬噸 PX 產能和 74 萬噸 MEG 產能,隨著浙石化二期的投產,桐昆完成了滌綸產業鏈的*后一塊拼圖,大大降低公司原料的對外依賴度,提升盈利能力的同時增強了抗風險能力。 2021 年上半年,浙石化一期工程實現穩定滿負荷運行,二期工程順利開車,盈利能力逐步提升,為公司貢獻了 22.75 億元的投資收益,也就是一半多的利潤。
當然,產業鏈的完善意義更多的在于 競爭力 及抗風險能力的 提升 ,畢竟對于全球滌綸長絲產量*大的企業來說,抗風險能力顯然已經成為發展的重中之重。 截至2020年末, 桐昆 擁有滌綸長絲產能830萬噸,PTA產能420萬噸,連續十多年在國內及國際市場實現產量及銷量**,滌綸長絲的國內市場占有率約20%,全球占比超12% 。與此同時,近年來桐昆在國內的滌綸長絲布局也是多點開花,預計隨著 在建項目逐步投產, 桐昆 的滌綸長絲產能將達到1420萬噸,PTA產能將達到920萬噸。
恒逸:業績穩健增長,產銷穩定
8月24日晚,恒逸石化發布2021年半年報。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09.23億元,同比增長54.5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34億元,同比增長16.95%。
分析指出進入2021年,國內**復工復產,內需復蘇明顯,海外紡服需求也呈復蘇趨勢,服裝消費需求持續向好,疊加東南亞疫情帶來的海外訂單回流,紡服產業鏈景氣度高企,聚酯行業量價齊升。報告期內,公司化纖產品(含長絲、短纖、切片)產銷情況繼續保持增長態勢,產、銷量分別實現366.91和347.75萬噸,同比增長23.54%和40.79%。其中滌綸絲實現營業收入183.27億,同比增長57.91%,毛利率為15.55%,同比增長2.38%。煉油產品實現營業收入103.73億,同比增長14.67%,化工產品實現營業收入20.36億,同比增長32.06%。值得關注的是,恒逸的PTA產能一直雄居全球首位,合計控股和參股PTA產能約1,600萬噸/年。
新鳳鳴:有望成為年度行業黑馬
六家上市龍頭民營企業中,新鳳鳴是是*年輕的企業。但今年上半年的中報數據來看,表現異常搶眼,利潤增速高達561.2%
8月17日新鳳鳴(603225)晚間披露半年報,公司2021年半年度實現營業收入236.81億元,同比增長74.57%;凈利潤13.24億元,同比增長561.2%。 滌綸長絲是新鳳鳴營業收入和毛利的主要來源。 據悉,截至目前,公司已擁有民用滌綸長絲產能600萬噸,未來產能投放也在穩步推進中。
一直以來, 新鳳鳴在滌綸長絲和PTA領域擴張計劃明確,新增產能建設擲地有聲 。 目前新鳳鳴滌綸長絲的國內市場占有率接近10%,2021年,新鳳鳴計劃在湖州生產基地投放滌綸長絲產能30萬噸,在獨山港生產基地投放滌綸長絲產能60萬噸,2022-2023年,公司將陸續投放共計100萬噸滌綸長絲產能,預計截至2023年底新鳳鳴滌綸長絲產能將達70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