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昨日,114屆廣交會第三期開幕,武漢省共有156 0190 2607家企業參展,主要集中在紡織服裝、食品、鞋、箱包等勞動密集型行業(如圖)。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湖北省出口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29.6億美元,同比增長39.6%。其中,出口紡織服裝19.4億美元,同比增長19%,占全省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總值的65.5%。
但記者探訪多家紡織服裝企業發現,出口量和出口額大幅增長的背后,企業利潤空間卻在縮水,倒逼企業轉型升級。
外患需求疲軟 大筆訂單成奢望
“前幾年,廣交會上一般訂單隨便也有1000件以上,現在客戶定300件都十分謹慎。”昨日,湖北塞尚服飾集團國際貿易部總經理陸黎娟有些失落,在嚴峻的外貿形勢下,在廣交會上拿到大筆訂單幾乎成為了奢望。
陸黎娟告訴記者,日本一知名品牌找他們做代工,要包下一個300人的車間常年生產,年產值可達1000多萬美元。“但他們給出的價格卻還是十年前的價格,我們實在做不起”,*終這筆訂單落在了孟加拉。
湖北天和凱億國際貿易公司副總經理姚葉莉指出,現在的采購商也在不斷調整產品結構,將訂單拆分成小批量,以不同材質、不同品種更靈活地適應市場。而在國際市場競爭中,東南亞地區人工成本只有中國的一半,而且有些國家沒有進口關稅,貿易方式更加靈活,這無一不給國內紡織服裝企業帶來壓力。
內憂人工成本三年翻一番
人民幣的持續升值,使得外貿利潤直接“蒸發”,也讓不少外貿企業難以適應。
與此同時,企業的各項成本卻在上漲,人工成本是上漲*快的一環。湖北美爾雅(6.54, 0.00, 0.00%)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克國表示,當下*頭疼的問題是花錢招不到工人。“現在的90后,哪怕是農村的都不愿意進服裝廠”,李克國說,2008年開始,勞動力成本三年翻一番。
姚葉莉還提到,湖北紡織服裝行業沒有形成規模化,也提高了原料成本。江浙一帶面料原產地集中,不少企業都是集面料、服裝生產為一體,而在我省服裝廠和面料廠分開,物流等中間環節導致原材料成本比江浙高出15%。
對策淘汰低端產品 品牌捍衛市場
廣交會上,不少湖北企業已經意識到,既然大筆訂單成為奢望,要捍衛市場份額,就必須從樹立品牌上做文章。
盡管不少紡織服裝企業仍是以貼牌代工為主,但在品牌篩選上開始有所改變。湖北美島(集團)服裝有限公司展位負責人表示,逐步開始參與品牌設計,接觸高端國際品牌,在未來三年內逐步淘汰二三線品牌,以保證利潤空間。
招不到80后、90后青年工人,不少企業把目標瞄向了提高機械化水平。姚葉莉說,該公司的合作工廠投入了1000多萬購買新設備,新招的工人上午培訓,下午就可以上崗。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