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西新漢堡風景如畫的郊外,有一座鄉間別墅般的學校——巴西皮革學校。該校由巴西國家產業聯合協會和國家產業研究中心聯合主辦,辦校歷史已有50年。第37屆巴西國際皮革、機械設備及鞋類博覽會(FIMEC 2013)期間,中國皮革網記者與英國皮革雜志記者一起,在學校發展部主管霍斯特的陪同下,參觀并深入了解了這所皮革教育專業學校。
學校就像大車間
走進巴西皮革學校像別墅花園般的校園,霍斯特帶領記者以及陪同人員穿過教學樓徑直來到像一座大車間的場所。進去一看,儼然一個設備齊全的生產場地。
圖為巴西皮革學校學生實踐場地
霍斯特介紹,這是在校一年級學生的實習場地。雖然說是實習場地,但設備都是工廠真正使用的*先進的設備。學生**學期要從*基礎的理論和技術學起,主要進行原皮去皮環節的學習實踐。
霍斯特邊走邊指著車間的洗皮機、藍濕皮加工機械說,**學期的學生要在這里學會所有的原皮加工程序,此外還要進行水循環以及固體垃圾的處理等基礎知識的學習。在車間記者看到,關于水循環以及垃圾處理的設備正在工作,與生產企業無異。
“在校第二年的學生從藍濕皮加工開始學習。”霍斯特指著矗立在車間的晾干機和染色機說,各個環節都嚴格按照生產要求操作,就像在企業一樣。他介紹,在這一學期還有一段重要的實踐,就是成品設計。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觀重要的皮革展會,研究時尚潮流,并新手設計出具有個性和特點的作品。
“這兩個實習場地就連各種化學制劑的排列都與真正的生產車間一樣,這樣,學生出了校門就可以直接適應市場了。”霍斯特說。
辦*好的專業學校
“類似這樣的皮革專業學校,全世界只有三家,除巴西外還有墨西哥和英國有這樣的學校。”霍斯特介紹說。
學校的體制是怎么樣的?它對巴西行業發展起到了多大作用?對于記者的提問,霍斯特回答,學校是由國家產業研究中心和產業聯合協會聯合主辦的教育機構,像這種由國家創辦的各類產業專業性的學校全國有100多家,皮革專業學校是其中之一。學校設立專科和本科教育,學制3年。在教學方式上有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和實驗研究。為了彌補正規教育的不足,學校還設立了業余教育,與正規教育學生交叉上課。
圖為巴西皮革學校校園
“目前在校學生280人,每年畢業學生50人。50年來,這里畢業的學生遍布巴西皮革產業,為產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學校還為中國和其他很多國家培養了學生。”霍斯特說。
記者了解到,為更有效提高學生質量,與巴西產業發展接軌,在學生學習期間的*后半年,這些學生有的會被派到本地皮革工廠實習,而有的則會到歐洲等地實習,目的是讓他們成為皮革技術*為**的專業人才。
實驗室的科研轉化效應
與教學樓緊挨著的就是巴西國內非常權威的皮革檢測實驗室。它與整個學校的教學環節融為一體,成為這個學校的*后一道景觀。
“實驗室包括生物、化學、物理三個方面的實驗,在實驗室可以對皮革制品進行有害物質殘留、拉伸、色牢度等方面的實驗,直接為企業服務。”實驗室負責人介紹說。
記者在實驗室看到,用于皮革檢測的實驗設備和機械滿滿當當。實驗室負責人介紹,這里的檢測設備都是**水平的,檢測手段也是比較先進的。他向記者詳細介紹了在正常和*端溫度下的抗壓測試、模擬陽光暴曬下皮革的變化測試、在低溫下皮革的物理狀態測試等實驗項目。
各種設備齊全的實驗室記者見得不少,但對于巴西這種集教育、實踐、科研應用于一體的教育體系還是很感興趣。
*后,記者問霍斯特,對于其他國家,特別是中國的皮革產業教育如何評價,他巧妙地回答,中國皮革產業的教育研究以及產業本身都進入了一個發展期,相信在不遠的將來與巴西的競爭優勢就會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