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放在幾年前,梅珍不會想到可以像今天這樣,白天到工廠打工,晚上回家帶孩子、照顧老人。春節過后,她每天騎自行車到鎮上的鞋廠里上班,下午5:30準時下班回家。她說,這和以前到南方打工時有很大不同,那時候,她基本上無法顧及遠在千里之外的家。
隨著一批批勞動密集型企業將其工廠向內地搬遷,它們不僅給中西部地區直接創造產值和利稅,而且帶來了資金、技術、人力資本等各種要素的“北上西移”,推動著區域協調發展的棋局走活。
國家統計局22日發布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1年國內生產總值超過47萬億元,比上年增長9.2%,實現了“十二五”時期的良好開局。據*近各省份陸續公布的數據,已有20多個省市躋身“萬億元俱樂部”,中西部板塊尤為引人注目,中部六省國內生產總值全部過萬億元。
梅珍所在的工廠位于中部大別山革命老區的湖北省麻城市。這是一個全國重點貧困縣市,但在承接沿海產業轉移的大潮之中,麻城市開工過億元的投資項目已有10余個,僅在2011年,麻城經濟開發區就引進8.7億元的工業項目。
新愛迪鞋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從深圳整體搬遷至麻城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公司副總經理傅金平告訴記者,工廠內遷的主要原因是在深圳遭遇到“用工危機”。“麻城市在珠三角地區打工的有13萬人,其中相當一部分都是做鞋的,他們回來就是個寶。”傅金平說。
不過,即使遷到內地,這些勞動密集型企業也感受到“招工難”的壓力。新愛迪鞋業甚至將廠房從位于市區的開發區搬到了鄉鎮的廢舊倉庫里,以此吸引像梅珍這樣希望能夠天天回家的返鄉女工。
麻城市是中部地區一個典型的勞務輸出地,全市120萬人口中有21萬人常年外出務工。但是,近兩年這里已經顯現出一股打工“逆流”,越來越多的打工者在節后選擇了留在家鄉,或者在家鄉附近打工。
麻城市勞動就業管理局局長羅建兵說,隨著沿海產業向中西部地區的轉移和推進,長期以來勞動力單向轉移的局面有所改變,“逆流動”的隊伍正在逐漸壯大。種種跡象表明,中西部地區對勞動力資源的需求日益增加,長期以來“孔雀東南飛”的格局正在發生改變。
對梅珍及她的同事們來說,他們并不關心區域均衡發展的動力機制何在,但制造產業在“家門口”的發展,帶來家庭生活的*大改觀,卻是他們的一致感受。“常年外出打工,孩子的教育是大問題,留在家里,心里踏實些。”與梅珍同一個車間的陶維英告訴記者。她的孩子已經十歲,正是上學的年齡。
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等問題近年來已經成為勞動力輸出地區普遍面臨的社會問題,這是區域發展不均衡的一個側影,也是制約農民工群體“幸福感”提升的關鍵因素之一。隨著產業轉移的加快,這種局面或者會有所改觀。
來自湖北的統計數據顯示,這個省農村外出務工人員超過1100萬人,但“家門口”就業持續增加,去年省內就業達到550萬人,比上年增加45萬人。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預計,隨著繼續承接東部產業轉移,今年農民工省內省外務工比例將達到五五開。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