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政府限制外國人從事零售業的法令,已正式實施半個月了。自該法令一開始執行,就在俄羅斯引起了一些爭議。與此同時,俄羅斯一些地區的外國商人紛紛開始甩貨,甚至一度引發了當地人的搶購風潮。隨著外國商人撤攤,很多本來熱鬧繁華的市場變得貨架空空,冷清蕭條。一些地方的物價也開始上漲,老百姓的抱怨多了起來。為此,俄政府有關部門正在評估新法令帶來的后果,并考慮推遲法令中規定的“*后期限”。俄《消息報》認為,這些外國商人還會回來。
新法令執行較徹底
由于擔心過分依賴外國勞動力,俄羅斯開始對移民實行“緊縮”政策。新移民法修正案規定,從2007年1月15日到4月1日,外國人在售貨攤點、自由市場及“商店以外場所”從事零售業的人數應限制在零售業總人數的40%;從2007年4月1日到12月31日,外國人在零售業總人數所占比例降為0,也就是說禁止外國人從事零售業。
面對俄政府如此“決絕”的態度,很多在俄長期從事零售業的獨聯體國家移民以及來自中國、東南亞等地的商人選擇退出。雖然新法令對所有外國人都適用,并沒有特別針對哪個國家,但在俄中國商人的損失相當大。根據中國商務部統計,目前,在俄羅斯各地從事商業零售業的中國籍商人有10萬人左右。此項法令的實施,意味著約10萬中國商人將從俄零售市場出局。
據了解,俄羅斯各地執行相關法令的力度差別較大。莫斯科相對來說受到的影響稍小,但在遠東很多地區,新法令被執行得非常徹底。一位長期在俄遠東哈巴羅夫斯克(伯力)從事商務活動的業內人士30日在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說,當地*大的維堡貿易市場共有4000多個攤位,其中絕大多數由中國人經營,平均每個攤位上有兩三個中國商人。接到法令后,市場經營者直接與商戶進行溝通,要求他們在1月18日之前暫時搬進室內貿易中心,利用這段時間清理好貨物撤出市場。與此同時,政府還加強了對市場經營者的處罰力度。一旦有關部門在對市場進行檢查時發現攤主存在非法居留或經營等任何違法行為,市場經營者就要受到停業90天的處罰,或者被罰款25萬—80萬盧布(1美元約合26.5盧布)。維堡市場有幾千外國商戶,但每年俄政府部門發給它的勞動許可指標只有600個,所以在那里賣貨的很多外國商戶都是非法移民。市場經營者顯然無法承受嚴厲的處罰,于是很快就把外國商人“清理”了出去。伊爾庫茨克華僑華人協會主席楊林告訴記者,俄羅斯官員三天兩頭到當地市場檢查,只要抓住違規營業的外國商人就罰款2000盧布,同時將其違法情況輸入電腦。這樣一來,一旦違規商人離開俄羅斯,5年內就不得再進入俄境內。在這種情況下,伊爾庫茨克有不少中國商人都想回國,但苦于批發來的貨物太多,一時處理不掉,正左右為難。
搶購風潮后的冷清
外國商人此番大規模“撤退”,讓不少俄羅斯人頗感失落。他們一方面擔心以后買不到物美價廉的東西,一方面擔心物價大幅上漲。俄羅斯媒體稱,趁著外國人競相以*低價處理商品的機會,一些俄羅斯人在日漸空蕩的露天市場里不知疲倦地東奔西走,希望在政府將外國人全部“趕出”零售業前“淘”到盡可能多的商品,更有精明的俄羅斯商販大量購買準備撤攤的外國商人低價拋售的貨品,準備來日大賺一筆。據本報記者了解,1月18日之前,哈巴羅夫斯克的中國商人就開始了集體大甩賣,商品價格降到了平時的1/5,在當地引起了搶購風潮。赤塔等地的情況也頗為類似。
在伊爾庫茨克規模*大的“上海市場”賣服裝的白先生對本報記者說,一些中國商人設法找當地人幫忙賣貨,但俄羅斯人不如中國人肯吃苦,在這么冷的天氣里守**攤位就堅持不住了。雖然俄政府認為把外國商人清理出零售市場可以為當地人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但實際上在俄羅斯擺攤的大多是中國以及烏茲別克斯坦等獨聯體國家的公民,當地人根本不干這行,“搶飯碗”一說也就無從談起。他說,當地的中國人與俄羅斯人相處融洽,各自都從對方那里得到了實惠。
由于俄羅斯當地人無法及時填補空缺,曾經熱鬧非凡的集市近日變得蕭條冷清,用俄《獨立報》的話說,“令人擔憂不安的消息從俄羅斯各地相繼傳來”。新法令實施后沒過多久,俄羅斯《消息報》在頭版顯著位置刊登題為“莫斯科市場怎么了”的文章說,1月15日,當度過了半個月新年長假的莫斯科人到周邊市場買食物時驚訝地發現,本應供應充足的市場卻完全是一片蕭條景象:70%的攤位空著,物價上漲,只有寥寥無幾的莫斯科人賣著發蔫的蘋果和土豆。俄羅斯《新消息報》29日報道說,圣彼得堡市某些市場上的空攤位率高達80%。雖然莫斯科的市場情況相對而言稍微好一點,“但這種情況也不會持續太久”。
據記者了解,哈巴羅夫斯克的維堡貿易市場如今已空空如也,往日熱火朝天的景象蕩然無存。在伊爾庫茨克,當地原有的十幾個小型零售市場紛紛關閉,“上海市場”經營狀況也很不穩定。該市場80%的攤位由中國人經營,銷售的商品從服裝鞋帽、日用百貨到五金建材,只要是中國有的商品這里都有。如今為了躲避檢查,市場頻頻關門,有時**要關好幾次,商戶的營業收入比以前少了一半。另據了解,在摩爾曼斯克,高加索地區與中亞國家移民*集中的列寧市場,昔日擺滿了各色蔬菜水果的貨攤也只剩下了空架子。不僅如此,在俄一些地區甚至還出現了排長隊買東西的現象,而在薩馬拉的古別恩斯基市場,原來每公斤只賣10-15盧布的土豆漲到了30盧布。
這種情況對當地人,特別是低收入者而言,簡直可以說是一場災難。因為便宜商品*集中的露天市場是俄普通百姓買東西*常去的地方。俄方統計數據顯示,俄羅斯人日常消費的50%的蔬菜、40%的肉類食品、60%以上的針織與皮毛衣物以及55%以上的鞋都是在此類市場買的。哈巴羅夫斯克一名中國商人30日對本報記者說,遠東地區是俄平均收入水平低而物價高的地方,多年來,主要由中國人支撐的維堡貿易市場一直是當地居民采購日常消費品的地方。如今市場冷冷清清,不但老百姓抱怨連連,媒體也紛紛批評政府的這一舉動可能會給俄羅斯經濟造成負面影響。另外,《新消息報》評論說,專家們早已警告“市場危機”不可避免,目前市場危機的種種癥狀都顯現出來了。而且政府還不知道,4月1日以后,究竟誰還會在零售市場經營。
來源:環球時報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