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業的環保回收再利用 澳洲公司以椰子廢料制出衣料纖維
2018/6/6 8:12:58 來源:Technews科技新報 作者:
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2018/6/6 8:12:58 來源:Technews科技新報 作者:
環保意識抬頭,身為全球第二大自然資源消耗與污染的產業,服裝業也在逐年轉變,從竹子、大麻、到再生塑料等。現在澳洲生物科技公司Nanollose進一步利用椰子廢料開發無植物的人造纖維織物,與棉花原料相比干凈許多。
服裝業之所以號稱第二大污染產業,在于制造紡織品的原物料占用大量農業用地種植,更不用說后續制程耗費大量化學品來消除害蟲、加工纖維,期間還浪費了大量珍貴的水。
Nanollose總裁Alfie Germano指出,為了造出目前用于服裝織品的人造纖維,必須砍伐無數樹木、切碎然后以危險化學品處理木漿,而光要為一件T恤制造足夠的棉花就要耗費2,700公升的水,相當于1個人2年半的飲水量。
一次性文化塑造了我們用過即丟、喜新厭舊的購物習慣,尤其是服裝,我們甚少反思背后的資源浪費。為了改變文化,不少設計師陸續推出全新紡織品,比如荷蘭設計師Aniela Hoitink曾開發來自蘑菇菌絲體的衣料,丟棄后可直接加入堆肥行列。
但我們有機會在不砍樹的前提下穿新衣服嗎?或許有,Nanollose現在開發一種**技術,能利用有機椰子廢料轉化出人造纖維,稱為“Nullarbor”,該公司已展示**批完全無植物纖維的織物成品。
這種纖維其實是借某種不具傳染性的微生物“發酵”生成,據《small caps》報導,該公司的“發酵時尚”概念起源于2006年,當時公司創始人Gary Cass還只是一位農業科學家兼釀酒師,先是釀造了一批糟糕的葡萄酒,而后發現可將之發酵成干燥的皮革材料,*終于2014年創立Nanollose公司。
除了椰子廢料,新技術也可能將葡萄酒、啤酒等飲品業的生質廢料轉化成纖維,不再需要投入大量土地、農藥及灌溉水資源;Nanollose日前已與印尼一家食品生產商PT Supra Natami Utama簽署備忘錄,準備獲得大量椰子廢料并大規模生產人造纖維。
(首圖來源:pixabay)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