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徐永同志告別儀式在京舉行 大家含淚送別老領導
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原中國輕工行業協會聯合會主任(正局級)、原中國皮革協會理事長、退休干部徐永同志的遺體,8月25日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火化。
徐永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16年8月23日6時4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5歲。
25日上午,八寶山革命公墓竹廳莊嚴肅穆,哀樂低回。竹廳的外廳上方懸掛著黑底白字的橫幅“沉痛悼念徐永同志”,兩側是“愛同志念親友衷腸熱膽”“創事業立功勛殫思*慮”的挽聯,內廳進口處安放著徐永同志的遺像。徐永同志的遺體安臥在翠柏叢中,身上覆蓋著鮮紅的中國共產黨黨旗。
上午9時許,來自國務院國資委老干部局、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輕紡煙草工會、中國輕工聯合會、中國皮革協會等國家相關部委和協會的領導和同志們,以及從全國各地趕來的地方皮革協會、各皮革特色區域、各科研院校、行業企業的負責人和同志們,以及徐永同志生前好友等,在哀樂聲中緩步來到徐永同志的遺體前肅立默哀,向徐永同志的遺體三鞠躬,并與親屬一一握手,表示慰問。眾多未能趕到現場參加告別儀式的行業同仁,紛紛以發吊唁函等各種方式表示哀悼。
徐永同志病重期間,中國輕工聯合會、中國皮革協會的領導和同志,以及各地方皮革協會、各皮革特色區域、各科研院校、行業企業等負責人和同志們,紛紛自發前往醫院探望,他雖身在病中,仍然心系行業,更不忘關心大家的生活和工作。
音容猶在,斯人已逝,精神長存。徐永同志的辭世是我國輕工及皮革行業的重大損失,業界同仁深感哀慟。我們要深切緬懷徐永同志的崇高品德和人格風范,永遠銘記他為我國輕工和皮革行業發展做出的**貢獻,更要化悲痛為力量,繼承其未盡的事業,為實現我國由皮革大國向皮革強國跨越的奮斗目標而不懈努力。
徐永同志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愿逝者安息。
徐永同志生平:
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原中國輕工行業協會聯合會主任(正局級)、原中國皮革協會理事長、**工程師,退休干部徐永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16年8月23日6時4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5歲。
徐永同志156 0190 2607年3月出生于河北省徐水縣。1964年畢業于北京輕工業學院輕化工一系皮革工程專業,同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畢業后分配到輕工業部中國皮革工業公司工作,后調到第二輕工業部軍工辦公室,從事軍工皮革的管理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間下放到江西分宜二輕部“五七”干校勞動。1969年國慶二十周年之際,徐永同志作為“五七”干校下放干部的代表來北京參加了國慶觀禮,并受到毛主席、周總理等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親切接見。1970年6月調輕工業部計劃司工作,1976年5月調基建司工作,任臨時負責人。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后,徐永同志受指派帶領**設計院的工程技術人員前往天津,參加了輕工企業的抗震救災工作。1973年當選為中共十大代表,出席了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1978年1月,任輕工業部基建司副司長、**工程師。1989年8月任中國輕工業工程咨詢聯合公司副經理(主持工作)。1988年至1989年擔任中央國家機關赴廣西講師團團長、黨委書記。1990年12月任輕工業部規劃設計院副院長。1992年12月任輕工業部行管司副司長。1994年1月任中國輕工總會行業管理指導部副主任。1995年5月任中國輕工總會行業管理指導部主任。1998年7月任中國輕工行業協會聯合會主任。1998年10月退休。
1992年至2007年任中國皮革協會理事長、2007年至2015年任中國皮革協會名譽會長。1992年至1997年兼任中國樂器協會理事長,1994年至2000年兼任中國羽絨工業協會理事長、2000年至2012年兼任中國羽絨工業協會名譽理事長。2007年至2011年任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會長,2011年至2015年,任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顧問。曾擔任陜西科技大學、四川大學客座教授。
徐永同志在擔任輕工業部副司長期間,組織并主持了一批輕工業直屬、直供建設項目的實施和工程竣工驗收,如國家重點項目齊齊哈爾造紙廠、南平造紙廠四期擴建工程、云南三聚磷酸鈉工程以及新疆鹽湖化工廠、漢沽鹽廠震災恢復工程、黃驊鹽廠擴建工程等。其中組織和直接參與領導了我國**個聚氨酯基地----國家“五五”、“六五”重點工程煙臺合成革工程的建設。七十年代后期,為了解決百姓穿皮鞋難的問題,彌補天然皮革資源不足,在李先念等中央領導同志的親切關懷下,國家批準引進合成革的成套設備和工程建設項目并列入國家重點建設項目。時任輕工業部基建司副司長的徐永同志受輕工業部領導指派圓滿完成了帶團赴日本、西德出國考察、合同談判、擴初設計審查、廠址復查、現場蹲點、工程質量大檢查、投料試車方案制定、竣工驗收等工作。在輕工業部、山東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全體建設者三年的努力拼搏,煙臺合成革工程實現了一次投料試車成功,總投資沒有突破概算的總目標,國內配套設計獲得了國家優秀設計獎,整個工程獲得了國家優質工程銀質獎,工廠獲“國家花園工廠”稱號。2001年1月5日,煙臺萬華集團公司列為世界上第六家擁有MDI自主知識產權制造技術的大型企業并順利上市。徐永同志為我國**個大型的現代化聚氨酯基地建設做出了貢獻。
徐永同志在擔任中國皮革協會理事長和名譽會長期間,為行業發展和協會建設探索出成功之路。通過協會多種形式的服務和開拓性工作,中國皮革協會在全行業中增強了凝聚力、影響力和信譽度,受到了主管部門的表彰,連續多次被中國輕工總會、國家經貿委、國家民政部等部委授予先進協會稱號。(1)1994年、1995年先后推出了“真皮標志”、“絨制品信譽保證標志”,成為我國證明商標的首例試點,為行業協會的質量自律探索出新的路子,成為行業堅持質量立業、實施**戰略的重大舉措。(2)從1994年開始先后培育海寧全國皮衣市場、辛集的皮革市場、溫州的皮鞋市場,促進皮革行業特色區域的發展,經過當地政府的扶持和作為支柱產業重點培育,成為了聞名全國的專業市場,并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在此基礎上總結經驗,2011年徐永同志組織起草了《關于中國皮革行業特色區域榮譽稱號的行業規范(試行)》,用以指導、規范全國皮革行業特色區域、專業市場、生產基地的培育和建設。徐永同志還主編了《中國皮革特色區域》(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一書。(3)為了集中展示中國皮革工業的整體形象,把優秀企業推向國際市場,從1994年開始,中國皮革協會在亞太皮革展中組建中國館,每年組織企業參展,洽談貿易收獲很大,成為參與國際競爭的一個重要窗口,深受企業的歡迎。(4)為了培育人才,推動科技進步與創新。1995年在四川大學、陜西科技大學的皮革專業設立了獎學金,同時設置了行業科技進步獎,把“科技興皮”工作落在實處。1995年開始,還牽頭做好聯合國環境保護三個贈款項目,為治理污染提供了示范廠,發揮了典型引路的作用,增強了全行業的環保意識。(5)加入國際組織,積*開展工作,宣傳快速發展的中國皮革工業,擴大行業協會在國際上的影響力。1993年徐永同志**次率團參加了國際制革委員會會議,宣傳快速發展的中國皮革行業,讓世界了解中國皮革行業,讓中國皮革行業走向世界。中國代表團的出席和徐永的發言,贏得了熱烈的掌聲,時任國際制革委員會執行主席的羅道夫先生感慨地說:“中國是一個制革大國,沒有中國的參加,國際制革委員會是不完整的”。這次會議為中國加入世界制革委員會打下了基礎。1996年9月在日本舉行的第三屆亞洲國際皮革科學技術會議上,徐永作為會議顧問做了“論快速發展的中國皮革工業”特別演講。1998年在北京召開的第四屆亞洲國際皮革科學技術會議上徐永作為會議主席發表了“中國皮革工業進入二次創業新階段”的論文。(6)為了適應機構改革形勢,進一步培育行業協會,1994-1997年,徐永同志擔任國務院研究室布置的“從部門管理轉向行業管理”課題組組長,通過調研、普查、分析、綜合,在理論與實際結合上完成了課題研究任務,對于培育和發展輕工各行業協會提供了借鑒和指導。
徐永同志勤學善思、筆耕不輟,直到生命的*后一刻。他善于利用書籍、報刊宣傳輕工業的重要性,宣傳行業協會的地位和作用。徐永同志發表的文章主要有:1990年,山東友誼書社出版的《一代創業人》中刊登了《讓聚氨酯之花更加絢麗多彩》;1996年6月7日,人民日報海外版上發表了《發展**事業,堅定走向世界》文章;1997年4月1日,經濟參考報上發表了《以海爾為例談**內涵與優質服務》;2000年11月,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精英》收錄了《發展**事業,堅定走向世界》。2015年5月,《輕工業發展原材料工業的驕傲——寫在國家重點項目煙臺合成革工程通過國家驗收30周年追憶》一文,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出版的《中國輕工業年鑒(2014)》收錄。
徐永同志始終以黨、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重,堅決服從組織的安排調動,從不計較個人的名利得失,從沒有為個人問題向組織提出任何要求,幾十年如一日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地努力工作;他堅持原則,光明磊落,襟懷坦白,剛正耿直;他嚴于律己,廉潔自律,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他組織領導能力強,獨當一面,敢于負責,工作作風嚴謹細致;他作風民主,公道正派,團結同志,關心愛護干部,尊重知識,知人善用。幾十年來,他保持了一名共產黨員應有的高尚品德,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音容猶在,斯人已逝,精神長存。徐永同志的辭世是我國輕工及皮革行業的重大損失,業界同仁深感哀慟。我們要深切緬懷徐永同志的崇高品德和人格風范,永遠銘記他為我國輕工和皮革行業發展做出的**貢獻,更要化悲痛為力量,繼承其未盡的事業,為實現我國由皮革大國向皮革強國跨越的奮斗目標而不懈努力。
徐永同志安息吧。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