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5日,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接受了君合律師事務所代理MichaelJordan姓名權侵權一案的立案申請,索賠金額為5001萬元人民幣。如今一年過去了,事情有了戲劇性變化,上市未果的喬丹體育股份有限公司向福建省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起訴美國前籃球運動員MichaelJordan,要求其停止侵害喬丹體育名譽權的行為,澄清事實,賠禮道歉,恢復喬丹體育名譽,并賠償經濟損失800萬美元。4月2日,泉州法院正式受理了此案。
喬丹體育IPO因被起訴受阻
據相關資料顯示:2011年11月25日,證監會發行審核委員會審核通過了喬丹體育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申請,按計劃將于2012年3月底前將掛牌上市。2012年2月23日,MichaelJordan突然宣布他已向中國一家法院提起訴訟,指控喬丹體育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濫用其姓名和形象。MichaelJordan在北京法院不接受立案的情況下轉向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喬丹體育停止侵犯其姓名權的行為,并賠償其精神損失費5001萬元,上海二中院于3月5日受理了此案,此舉直接導致喬丹體育發行上市受阻。
邁克爾·喬丹被指惡意訴訟
喬丹體育在起訴中指出,我國《民法通則》對姓名權的保護適用于在中國領域內的外國人和無國籍人。而MichaelJordan是美國公民,且從未在中國居住過,不是中國領域內的外國人,其援引《民法通則》的規定在中國境內主張姓名權于法不符,不具備訴訟主體資格。中文“喬丹”不是MichaelJordan的姓名,只是英美普通姓氏“Jordan”的中文慣常翻譯,不構成我國法律下的姓名權客體。“喬丹”作為Jordan的中文慣常翻譯,和“湯姆”、“亞馬遜”等英譯詞類似,并不專屬于MichaelJordan。喬丹體育不過是將公有領域的中文“喬丹”申請為商標,并經國家商標局核準注冊,受我國法律保護。
喬丹體育對于公司推遲上市頗為失望。“這些年,我們為上市做了大量前期準備工作,但就在上市前的節骨眼上,卻迎來一場意想不到的官司,確實心有不甘。”而邁克爾·喬丹法律顧問表示:“采取法律行動保護自身姓名權和中國消費者的利益是邁克爾自己的決定。這涉及的是邁克爾*為私人的事情,因為他的姓名權被侵犯。邁克爾·喬丹雇用了自己的法律顧問來處理該訴訟案。作為職業籃球運動員和商人,他一直按規則辦事,并希望其他人也這樣做。”他強調,喬丹體育未經許可蓄意且毫無顧忌地使用邁克爾·喬丹的姓名并非常明顯地誤導了中國的消費者。該公司未經邁克爾·喬丹的許可,便利用他的中文名字、與Jumpman標志十分近似的商標、球衣號碼23號,甚至試圖利用他孩子的名字開展商業活動。
事實上,MichaelJordan與耐克公司具有長期**排它性合作關系。耐克自2002年起先后十次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及商標評審委員會對喬丹體育的“qiaodan”、“喬丹”等商標提出異議和爭議,主張MichaelJordan的姓名權受到了侵害,但這些主張從未獲得支持。2012年,MichaelJordan在上海法院起訴喬丹體育后,國家工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仍在3月、10月兩次駁回耐克的商標撤銷申請,再次明確表達了“喬丹”并非MichaelJordan的姓名,喬丹體育注冊使用“喬丹”商標不侵犯MichaelJordan的姓名權的立場。
喬丹體育訴訟代理人、國浩律師(北京)事務所律師馬東曉表示:“MichaelJordan如果認為喬丹體育的注冊商標侵犯其在先姓名權利,損害其商業利益,可以向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撤銷該注冊商標,之后還可以向法院提起商標確權行政訴訟以尋求司法救濟,這種途徑可以有效維護姓名權人的商業利益,《民法通則》只維護姓名權的人格利益。MichaelJordan在上海的訴訟主張其姓名衍生的商業利益,但起訴的法律依據是保護姓名權的《民法通則》,這是混淆法律關系的訴訟,是明顯的不當訴訟。”
喬丹體育稱訴訟影響其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國家工商總局對有關異議和爭議裁定作出后,耐克均放棄了向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商標行政確權訴訟進行司法救濟的權利,認可并服從了商標評審委員會的復審裁定,該行政確權程序已經完結。
喬丹體育認為,對于這樣一個已有行政機關定論并已結案的商標糾紛事件,MichaelJordan混淆法律關系,包裝成侵害姓名權糾紛進行起訴,是一種濫用訴權的惡意訴訟行為。
記者昨日采訪了喬丹體育,對方稱,此次起訴MichaelJordan是不得已而為之。MichaelJordan在喬丹體育上市關鍵時刻進行高調起訴,利用訴訟損害了喬丹體育的名譽權,致使喬丹體育IPO上市受阻,影響了公司的商業發展計劃。這次起訴實屬被迫無奈,希望能以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澄清事實,恢復喬丹體育的合法名譽權。喬丹體育認為,MichaelJordan在法院尚未受理前就通過媒體公開訴訟內容,專門設立網站進行大肆宣揚,指責喬丹體育蓄意且毫無顧忌地濫用其姓名和形象,使很多不明真相的民眾對喬丹體育產生誤解,嚴重損害了公司的名譽。
反訴能否打破僵局?
喬丹體育方面表示,喬丹在法院尚未受理前就通過媒體公開訴訟內容,專門設立網站進行大肆宣揚,指責喬丹體育蓄意且毫無顧忌地濫用其姓名和形象,使很多民眾對喬丹體育產生誤解,嚴重損害了公司的名譽。對于去年邁克爾·喬丹的起訴,喬丹體育方面表示,邁克爾·喬丹涉嫌惡意訴訟或錯告“姓名權”。
據了解,上海市二中院受理邁克爾·喬丹的訴訟案后,一直沒有正式開庭。而此案久拖不決,令喬丹體育越發坐立不安。喬丹體育已成功過會一年多,如今仍無法掛牌上市,去年體育用品行業寒冬來襲,國產體育品牌面臨深度調整,喬丹體育與飛人喬丹的商標之爭似乎從法律訴訟演變成公關戰爭。
喬丹體育相關人士透露,公司對案情的膠著也很無奈,希望打破僵局,但不排除采取進一步反制措施來維護公司合法權利。在案件受理前,公司已經主動注銷了部分防御性商標以示善意,但“喬丹”注冊商標是經國家行政審批合法使用的權利,不可能放棄。
對此,前喬丹體育公關部門經理侯立東評論道,“每一方都有申辯的權利和理由,還是聽取法律的判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