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皮筏是用羊牛皮扎制成的筏子,為黃河沿岸的民間保留下來的一種古老的擺渡工具。當你在中山橋至黃河母親雕塑之間的河濱小道上信步漫游時,偶爾會看到仍有皮筏子在河道上悠閑漂蕩。遠遠望去,就象一葉扁舟。人筏混為一體,隨波逐流;近看則見在緊貼水面的皮袋筏上,坐著五六個客人,隨著波濤的起伏,顛簸而行,有驚無險,*富刺激。這是蘭州令人嘆服的民俗文化的遺產。
羊皮筏子古稱“革船”是一種簡易渡河、運載工具,有羊皮筏子和牛皮筏子兩種,皮筏作為原始而石老的水上交通工具,歷史悠久,據史載可查,自漢唐以來,上自青海,下自山東,黃河沿岸使用皮筏經久不衰,算來至少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甘肅皮筏歷史因缺乏記載而難以確定,據《王進定》載,至少在320年前,蘭州就大量使用皮筏用以渡河。牛皮筏子載重數十噸,用以貨運,羊皮筏子負重較輕,以客運為主,兼營貨運。而黃河石林則以羊皮筏子為主,作為水上娛樂的項目之一,筏子客由一人擔任,筏子順流而下,沿河風情盡收眼底。
羊皮筏子的制法是將21-23根2-4公分粗的圓柳棍用繩扎成約兩米寬,三米長,隔成許多小格子的長方形框架再把十四個充氣的羊皮筏子排列整齊,一并拴牢于架上,渡河時將羊皮一面置于水中,擺渡時皮筏順流而下,返回時,則由筏客扛于肩頭,步行至上游,古有“下水人乘筏,上水筏乘人”之說,關于制作羊皮筏子還有一段順口溜“竄死一只羊,剝下一張皮,捂掉一身毛,涮上一層油,曝曬一個月,吹上一口氣,綁成一排排,可賽洋軍艦,漂它幾十年,逍遙似神仙。抗戰時期,蘭州一筏子客用羊皮筏子從四川廣元運輸汽油到重慶,這個轟動山城的故事,成為蘭州百姓的美談,并以“羊皮筏子賽軍艦”美譽而載入史冊。
蘭州的皮筏常用羊皮或牛皮做成。人們在屠宰時,剝下大個羊只的皮毛或整張牛皮,用鹽水脫毛后以菜油涂抹四肢和脖項處,使之松軟,再用細繩扎成袋狀,留一小孔吹足氣后封孔,以木板條將數個皮袋串綁起來,皮筏即告做成。因其制做簡易,成本低廉,在河道上漂流時便于載運而在民間廣為使用。我國以皮筏為渡由來已久。
《后漢書》載,護羌校尉在青海貴德領兵士渡黃河時,“縫革囊為船”;《水經注·葉榆水篇》載,“漢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王遣兵乘革船南下”;(舊唐書·東女國傳)載,“用皮牛為船以渡”;白居易在《長慶集·蠻于朝》中詩云:“泛皮船兮渡繩橋,來自鄂州道路遙”;《宋史·王延德傳》載,“以羊皮為囊,吹氣實之浮于水”??梢?,自漢唐以來,上自青海,下自山東,黃河沿岸使用皮筏,經久不衰。蘭州何時流行皮筏,因缺乏史載而難以確定。
據(王進寶)載,清康熙十四年(公元156 0190 2607年)二月,據守蘭州的陜西提督王輔臣判亂,西寧總兵官王進寶奉命討伐時,曾在張家河灣拆民房,以木料結革囊夜渡黃河,大破新城和皋蘭龍尾山;六月,王輔臣兵也造筏百余,企圖渡河以逃,王進寶率軍沿河邀擊,迫使王輔臣兵投降??梢?,至少在320多年前,蘭州就大量使用皮筏以渡了。
皮筏在古代主要用于青海、蘭州至包頭之間的長途水上販運。筏子有大有小,*大的羊皮筏子由600多只羊皮袋扎成,長22米,寬7米,前后備置3把槳,每槳由2人操縱,載重可達20-30噸,曉行夜宿,日行200多公里從蘭州順流而下,十一、二天即可到達包頭,小皮筏由十多只羊皮袋扎成,便于短途運輸。牛皮筏一般由90個牛皮袋扎成,可載貨四萬斤。因筏子大如巨舟,在滔滔黃河上漂行,氣勢壯觀,當地有“羊皮筏子賽軍艦”之說。50年代之前,在鐵路尚未開通,公路交通又不便利的黃河上游地區,皮筏一直是重要的運輸工具。“吹牛皮,渡黃河”是蘭州牛皮筏子又一新奇刺激的妙用。將渡河者裝人牛皮袋中,充氣扎口后,艄公爬在牛皮袋上,一手抓袋,一手劃水,只十幾分鐘便可將渡客送至黃河對岸,這種擺渡方式恐怕你聞所未聞。不過只要你愿意,也可不妨一試。
以皮筏為渡需要高超的技巧。一要心細,二要膽大。上筏時要輕松自如,絕不可猛勁上跳。坐在筏上要緊抓木桿或繩索,遇浪可不能驚慌亂動,保持平衡自然會有驚無險。筏子往往由諳熟水性、經驗老到的“峽把式”**掌槳,任憑風吹浪打,勝似閑庭散步。50年代前,蘭州金城關、騷泥泉一帶的回民多從事皮筏運業,多達50多戶,400多人,有六十多條大筏,每年能外運羊毛250多萬公斤。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