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總是風云變化,企業唯有不斷地推陳出新,順應市場發展潮流,方能實現新突破。近年來,在傳統市場日益飽和的前提下,不少鞋企開始在一些細分領域推出個性產品,在營造賣點的同時,也為企業尋找下一個利潤增長點。
特色鞋品突圍市場
“您好,您所撥打的用戶位于××廣場。”打個電話,就知道穿鞋者身在何方,用于定位的不是手機或汽車,而是鞋。據了解,這款GPS定位鞋是奧康鞋業即將推出的個性產品,它的原理類似于手機的定位系統,秘密就在鞋底上裝的特殊信號發射裝置,穿上后,無論走到哪里都可以跟蹤定位。
奧康定位鞋只是一個縮影。在產品同質化日益嚴重的情況下,打造個性化的產品已成為鞋企的產品突圍之道。
不久前,獲得奧委會指定皮具供應商資格的泉州鞋企策樂針對有車族,特別設計了一種適合常年開車人穿的策樂駕駛鞋。這款鞋采用無底邊設計,令鞋底邊內縮,讓駕駛者在轉換油門與剎車之時避免發生鞋勾到踏板的事。鞋的底部還采用了防滑設計,保證踩在油門或者剎車、離合上時不會滑脫,大大提高了行車安全。
貴人鳥則在2011年推出了平衡訓練鞋,“原理是在鞋的前腳掌和腳跟部位采用專有平衡氣囊設計,創造一種自然的不平衡狀態,以此促使臀腿肌肉做出相應的調整來適應不平衡感,達到"隨身健身"。”
此外,正大體育推出了搖擺鞋,其圓形功能鞋底如動力船形,腳后跟—足弓—腳趾前傾15°,在行走間輕松減肥塑身;由外貿向內貿轉型的飛越鞋服則嘗試以中藥保健鞋作為市場突破口。
細分賣點提升利潤
“除了價格、渠道、廣告等因素之外,產品始終是鞋企贏得市場競爭優勢的核心元素之一。個性鞋品的頻頻上市,其實是鞋企探索細分市場,并打造標志性產品的一種嘗試。”業內人士分析。
“標志性產品是相對大眾化產品而言的,不一定是當下銷量*大的產品,但是通常具備一定的個性,能夠彰顯品牌的內涵,提升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并引導潮流,營造未來的利潤點。”JIM"S品牌設計總監惠文龍稱。
標志性產品在營造賣點的同時,也成為不少鞋企市場創新的法寶,中小型鞋企更是通過研發另類產品,抓住強勢企業的弱勢空間做文章,以尋求生存空間。
比如,在國內強勢體育品牌林立的情況下,野力體育就選擇了另辟蹊徑,將主要精力放在了透氣鞋領域,2010年透氣鞋的銷售毛利足足上漲了30%,2011年野力終止了其他鞋類產品,只做透氣鞋,在細分領域闖出了一片天地。
個性產品往往也能給企業帶來更大的利潤空間,奧康的定位鞋價格可以達到千元以上;耐克為慶賀農歷新年發售的生肖鞋,價格則在2000元以上,是普通產品的2-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