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10日,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第十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在京舉行。期間,奧康集團董事長王振滔接受和訊網專訪。他說,福建的運動、溫州的皮鞋、成都廣州的女鞋三足鼎立的格局或因溫州鞋業的大體量、高產值被打破。
中國是個制鞋大國,出口量、生產量居全世界**。歷史區域格局很明顯,福建是運動為主,溫州以皮鞋為主,皮鞋當中溫州又以男鞋為主,而成都、廣東以女鞋為主。
王振滔認為,此格可能會被打破,因為對溫州來講,發展速度越來越快,量也越來越大。根據近兩三年的統計,年生產量達到7到8億雙。是出尤其出口,增長速度特別快,年出口高達30多億人民幣量。
他說,奧康以內銷為主,外銷為輔,出口占整個奧康銷量15%左右,比較平穩,并未受到歐債影響。
剛剛塵埃落地的反傾銷訴訟案奧康勝訴了,王振滔說,“六年的時間,是個馬拉松賽,從我個人角度來講希望贏,但沒有想到結果一定要贏。因為曾經我說過一句話,這場官司哪怕是輸了,相對來講也是贏的。一方面,提高企業的知名度、美譽度,品牌得到消費者和歐盟其他企業的認可;另一方面,經過這場馬拉松官司,我們的團隊更加成熟了,特別是在法務、法律、行政方面。”
以下為訪談實錄:
和訊網:各位好,我在“全國工商聯第十一次會員代表大會”現場,今天我們專訪到奧康鞋業集團董事長王振滔先生,就目前的鞋業格局以及制造業企業轉型去投資做金融,我們來聽一下王振滔的觀點。
和訊網:王總,**感謝您接受和訊的訪談,在工商聯這樣一個大會上,其實看到您,我們會想到鞋王這個頭銜,就想請您判斷一下,中國鞋業目前市場的格局,因為大家會覺得福建那邊好像運動休閑多一點,浙江是皮鞋類,尤其以您的企業為代表的,這個格局您怎么看?
王振滔:中國是個制鞋大國,相對中國的出口量、生產量居全世界**,其實區域也很明顯,按正常來講福建是運動為主,溫州以皮鞋為主,皮鞋當中溫州是以男鞋優勢為主,像成都、廣東以女鞋為主,所以這個格局由原來的歷史所形成的。接下去這個格局可能也會打破,因為對溫州來講,近幾年發展越來越快,它的量也越來越大,根據這兩三年的統計來講,它每年的生產量漸漸達到7—8億雙,換句話說占整個比例相當大,特別是出口這幾年增長速度特別快,根據這幾年每年的出口漸漸達到30多億人民幣的量。現在和福建不一樣的是,福建以運動為主這塊,這幾年運動發展也挺快,所以,格局也形成了三角鼎立。
和訊網:這個數是整個溫州的量?
王振滔:是的。
和訊網:那很不錯了。奧康出口是不是也占奧康整個鞋業的比例已經比較大了,有沒有和整個經濟形勢受到一些影響?
王振滔:奧康這幾年出口的量相對比較平穩,我們整個出口量占整個奧康銷量只有15%左右,所以奧康是以內銷為主,外銷為輔的企業。相對我們不是注重于外銷,因為畢竟中國加入WTO以后,相對中國就是我計劃的一大塊,我經常把它稱為中國是國際化的一塊紅燒肉,換句話說我們必須把自己的紅燒肉先吃好,再來做國外市場。
和訊網:我不太知道奧康您這個企業的利潤到底方不方便透露,很多制造業,您也看到很多中小制造業有轉型去做金融,可能之前的制造業利潤太低了,對于這種現象您怎么看?
王振滔:奧康從目前角度來講還是立足鞋業,立足本業做強做大,我們也是在4月26日上海上交所上市的,相對來講每個季度都公布我們的業績,如果從業績角度來講,奧康還是保持平穩增長的速度發展,我相信明年相對也會非常平穩,因為我們的目標是追求平穩健康地發展。
和訊網:剛好印證了,我關注到奧康經濟增速的數據,四季度的數據以及對明年的展望大家都覺得中國本身會稍微回暖一點,您對這個經濟形勢是不是也很樂觀?因為大的經濟形勢,當然和企業切身相關。
王振滔:對明年整個經濟形勢判斷,國際上特別是美國以歐美為主的國家,新對明年經濟不是很看好,所以對外貿增長速度相對一直保持著平穩的(增長)。對國內的市場,我相信明年,特別是十八大以后,以消費和投資兩個拉動GDP增長我還是有信心的,特別是對消費品,因為十八大明確指出,未來五年整個GDP會增長翻一番,換句話說總量會翻一番,對于城鄉居民收入也會翻一番,相對對我們整個消費品需求量會加大,相信從明年肯定會是個好的開局,我相信肯定會拉動。
和訊網:我*后想問一下王總,之前您那個官司也落地了,在央視我已經看到,當時我去的時候,外宣的領導也談了這個話題,覺得很不容易,如果反傾銷這個事情,您勝利了以后是個什么樣的心情?
王振滔:近期反傾銷的報道比較多,我認為有點過熱,當然對于企業來講這是正常的一件事情,因為中國加入WTO已經十幾年了,現在很多的企業對“反傾銷”這三個字還不是很了解,因為對于中國人來講,對于這種反傾銷,現在應該要敏感起來,也就是說中國加入WTO以后,不存在低價或有任何政府補貼的行為,現在已經完全市場化了,特別是作為大的民營企業來講,進入這個市場完全是市場化運作。所以,在6年之前歐盟提出這樣的反傾銷,完全不符合國際市場規律。對于我們中國的企業來講,**是發出自己的聲音,起碼不能被嚇到,寧愿被打死也不能被嚇死,這是我自己的觀點。
王振滔:作為我們皮革鞋業的領頭企業,應該有責任去維護這場官司。第三也是自己企業的利益,對我們來講,出口占整個15%—20%,其中歐盟就占我們的比例相當大,占我們出口量的70%左右,所以對企業經濟利益角度來講,我們必須打這場官司。這場官司相對來講時間比較長,六年的時間,是個馬拉松賽,當時我們在打的時候形態就非常好。當然,從我個人角度來講希望贏,但沒有想到結果一定要贏,因為曾經我說過一句話,這場官司哪怕是輸了,相對來講也是贏的。因為對企業來講花幾百萬人民幣,幾十萬歐元做這場官司來講,從企業的知名度、美譽度肯定會很好,所以在三年之前,我們這場官司判下來輸的時候我曾經對媒體說,哪怕是輸了,現在也是贏了,因為我們學到了很多。從企業品牌角度來講也得到了消費者和歐盟其他企業的認可,因為根據你這個企業發展來講,你走向國際的話,你有能力出來打這場官司,說明你這個企業有實力,也比較規范,所以相對贏得了美譽度。這次贏了以后,我相信更贏了,**從品牌的美譽度來講越來越大,從企業各方面來講,經過這場馬拉松官司,我們建立了一個更優秀的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