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4 來源:互聯網
在浙江省嘉興海寧市海洲街道工業邊角料暫存點內,一袋袋垃圾上寫著“新橋”“新莊”“民和”等村莊的名稱。
這是怎么回事?海洲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說,街道為每個村都定制了工業邊角料收集袋,同時標明垃圾種類。一旦發現有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危險廢物等混入情況的,將要求相關責任單位重新分類后入庫。自從印上各村莊的名稱后,大家分類的意識更強了,很少有垃圾混裝的情況出現。
海寧市工業邊角料產生總量大、門類多且較分散,處置難度比較大,全市**產生的各類工業邊角料可達250噸之多。以皮革制造業為例,自從皮革城觸電“互聯網”,向時尚產業轉型后,就孵化出許多原創設計工作室。這些小企業產生的工業邊角料**約幾公斤至幾十公斤,量少且分散,更容易出現亂倒亂放,且存在溯源難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海寧市重點對工業邊角料出臺《海寧市規范工業邊角料收集運控機制》。作為嘉興市**工業邊角料收集運控長效管控機制,以減量化、規范化、可溯化、市場化為原則,對各類垃圾從產生、收集、運輸、貯存到處理利用所有環節進行了詳細的指導和規定,構建起以鎮(街道)規范化暫存點為主體,以市級緊急暫存點為補充的固廢貯存設施體系。
機制明確了“專袋收集、專地存放、專車運輸”制度,且要求各鎮(街道)使用固廢轉運“四聯單”,發送方、承運方、接收方各執一聯,接收方確認驗收后再簽字返還發送方。這樣不僅實現固廢轉運全面“閉環式”管理,還可進行溯源。
此外,海寧市還在馬橋街道**試點工業邊角料收集處置累進加價收費機制,倒逼企業加強垃圾分類工作力度。
以海寧八方布業有限公司為例,這家企業日均要產生0.6噸左右的工業邊角料,收費后是筆不小的開支。為減少開支,企業采用更優質的原材料減少棉絮產生,并將邊角料中的斷紗線二次分揀再利用。目前,企業日均產生0.46噸工業邊角料,需要支付156 0190 2607多元的處置費。分揀后的斷紗線通過再利用,每天可以額外生產100多米的布匹,扣除成本和工業邊角料的處置費用,每天還能產生600多元的經濟效益。
下一步,海寧將通過引項目、引資源、引技術,統一對各暫存點內的工業邊角料進行資源化、無害化處置,實施工業邊角料“變廢為寶”。
來源:中國環境報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