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7 來源:互聯網
1月17日,2015年法蘭克福家紡展在德國圓滿落幕。全球2759家企業參展、專業觀眾達68000人次,作為備受國內外矚目的盛大展會,也作為家紡行業開年迎來的頭等大事,這屆展會是否傳遞出一些新訊號?中國家紡協會會長楊兆華接受了記者的采訪,談了此次觀展歸來的切實感受。
提檔升級:展中國品牌風采
根據主辦方的官方統計數字,今年,國內有544家家紡企業參加了展會,是法蘭克福的**大展團。“時隔三四年,我再次參加法蘭克福展,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國內家紡企業無論是在參展數量、參展水平還是品牌形象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楊兆華表示,“以往,歐洲展館總是以優越的展出位置、豪華的展位設計以及突出的展品質量吸引更多觀眾的眼球,但今年國內的一些參展家紡企業,特別是一些龍頭企業,如孚日家紡、愉悅家紡、心愿家紡、艾可家紡、小軒窗家紡、金佰利家紡、森菲特家紡等,他們擴大了展位面積、提升了參展形象,增加了更多的產品原創設計、提高了產品檔次,在產品研發上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據楊兆華介紹,今年的展會不僅保持了原有的參展規模,并且根據市場動向對展館設置進行了調整,例如,本屆展會特別設置了數碼印花區,吸引了以往參加國際紡機展的印染企業也前來參展。而“走出去”參展的中國家紡企業,他們也與時俱進的調整了產業結構,在產品陳列上更加側重產品整合,比較注重符合當下流行趨勢的“大家居”概念。為在國際舞臺上占有更多地位,中國家紡企業不斷提升軟實力,加大科技投入,強調文化元素,把中國
企業參展:為訂單也為信息
今年的法蘭克福家紡展上,可以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楊兆華表示,在他走訪的幾十家國內家紡企業中,只有七八家企業老總留在展位,而大部分企業老總都跑出去“調研”和“洽談”了。
“往日,我們更多是留在展位和客戶洽談,但在為期4天的展會上,來自歐洲、美洲、中東等地區國家的參展商都云集在此,如果可以借助家紡展之機會,觀察競爭對手有何變化,對我們了解市場行情、把握前瞻性的家紡流行趨勢似乎更有意義。”不少國內的家紡企業在展會上表示。
據楊兆華介紹,參加法蘭克福家紡展僅有二三次的國內企業對這次參展持比較樂觀的態度,他們表示可以借助展會主動接洽客戶,把自己的產品推向國際市場,通過展會簽訂一些訂單。而一些參加展會十來年的家紡企業,在近來面臨復雜的競爭環境下,他們對今年參展更多的是持謹慎樂觀的態度。因此,大筆訂單量的突破便不再是企業參展的**重心,能夠嗅到國際家紡形勢的新信息才是更重要的。
對此,楊兆華說:“*近幾年,國內家紡企業的發展面臨諸多不確定的因素,而情況越是困難,企業開拓市場越要積*,只有做出改變,才能滿足市場需求,才能留住客戶。這次法蘭克福家紡展上,國內企業參展態度發生變化,他們以更加積*的姿態參家法蘭克福家紡展,對于行業來講也具有正面的引導意義。”
跨國合作:昔日對手今日朋友
多年以來,競爭是國際企業之間“一成不變”的關系。大多數企業也認為,只有獲得了競爭優勢,才能多占領一片市場,多在國際舞臺上分得一杯羹。展會拉近了國際企業之間的競爭距離,各國企業也都把彼此視為了不折不扣的競爭對手。但在2015的法蘭克福家紡展上,卻出現了一個新變化,許多家紡企業意識到,當前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僅憑“單槍匹馬”的競爭,是不能*終贏得市場的,在變革的時代和不斷變化的市場上,必須建立起開明開放的新型競爭關系,而這個“競爭”叫合作。
展會上,楊兆華帶領7家國內企業參觀了巴基斯坦展團,他們在交流中發現,相較于競爭,企業之間 “握手言和”反而能創造出更多的國際市場價值。而事實證明,“握手言和”在展會上顯露成效,一些企業在展會現場就實現了部分業務對接,他們把一些大眾產品委托給巴基斯坦等國家加工,自身則可以把原本強勢產品做的更強。此外,部分巴基斯坦、印度等企業,近年來發展很快。他們在第三國建立了分公司辦事處,聘請當地的設計師,不但提升了產品設計,也增強了售后服務。
對此,楊兆華表示,一方面,國內的家紡企業可以學習借鑒印巴等企業一些好的做法,另一方面,我國的家紡企業也可以與他們開展合作,充分利用他們在海外設廠的優勢,“借船出海”,把我國的產品推向更廣闊的國際市場。目前,國內有一些出口企業選擇了具有資源豐富、政策優惠以及勞動力廉價等優勢的國家 “走出去”,以降低經營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但在海外設廠公司的多為一些比較成熟的國內大型企業,家紡企業較少。楊兆華表示,非常高興的看到,目前一些家紡企業已經有所行動,如凱撒家紡已在柬埔寨設廠,這或許標志著家紡企業“跨境整合”的序幕已經拉開。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