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2019年認可與檢測檢測工作圍繞“轉變政府職能,深化簡政放權”、“放寬服務業準入限制”等中央國務院的部署,不斷深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一、認可行業持續發展
截至2019年底,我國累計認可了各類合格評定機構11409家,數量較上年增長7.5%。其中,認可各類認證機構188家、認可實驗室10615家、認可檢驗機構606家,分別較上年增長9.94%、7.46%和8.02%。
二、檢驗檢測市場活力不斷激發
一是產業規模持續增長。截至2019年底,我國共有檢驗檢測機構44,007家、從業人員128.47萬人,分別較上年增長11.49%、9.4%;對社會出具各類檢驗檢測報告5.27億份、實現營業收入3,225.09億元,分別較上年增長23.13%、14.75%。檢驗檢測行業保持了多年來快速增長的勢頭。
二是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截至2019年底,我國共有事業單位制檢驗檢測機構11071家,占機構總量的25.16%,較上年下降2.52個百分點;共有企業制檢驗檢測機構29905家,占機構總量的67.96%,較上年增長2.09個百分點。民營檢驗檢測機構在2019年繼續得到快速發展,全國共有民營檢驗檢測機構22,958家,實現營業收入1175.22億元,分別較上年增長19.38%和26.47%。無論是機構數量還是營業收入,都高于全行業的平均增長水平。近5年,民營檢驗檢測機構數量占機構總量的比重持續上升,分別為40.16%、42.92%、45.86%,48.72%和52.17%,已經超過行業總數的半數,標志著我國檢驗檢測市場格局已發生結構性改變。
三是集約化發展勢頭顯著。截至2019年底,全國規模以上(年收入1000萬元以上檢驗檢測機構數量5795家,營業收入達到2478.86億元。規模以上檢驗檢測機構數量僅占全行業的13.17%,但營業收入占比達到76.86%,規模效應顯著。
四是在華外資機構發展良好。截至2019年底,全國共有415家外資機構取得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實現營業收入238.25億元,分別較上年增長23.51%、18.71%。中國蘊藏的巨大經濟潛力,以及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為全球的優秀檢驗檢測機構提供了更加廣闊的舞臺和空間。
盡管我國檢驗檢測服務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但“小散弱”面貌還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變,規模化、集約化發展仍然任重道遠。從人數規模來看,就業人數在100人以下的小微型機構占比達到96.49%;從服務半徑來看,74.44%的機構僅在本省區域內提供檢驗檢測服務。
三、認可檢測支持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成效顯著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們持續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統籌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市場監管總局部署和要求,充分發揮認可與檢驗檢測機構的技術支撐作用,積*提供準確、快速、優質的技術服務。
一是及時組織集中公布55家獲得***資質認定的醫療器械防護用品檢驗檢測機構名錄。組織省級市場監管部門發布240多家獲得省級資質認定的檢驗檢測機構名錄,滿足了各方對檢驗檢測服務的需求。為配合市場監管總局防疫物資專項整治行動,又進一更新公布了63家***和253家省級防疫物資檢驗檢測機構名錄。
二是組織開辟疫情防控綠色服務通道。截至6月4日,全國檢驗檢測機構共受理口罩、防護服、手套、紅外體溫計(額溫槍、呼吸機和其他防護產品檢測等產品檢測253431批次,完成檢測219085批次。
三是緊急下放審批權限。實施網上辦理、采取告知承諾等方式,優化行政審批服務,縮短辦理時限,總局共辦理發證、擴項、變更備案等資質認定事項近1000項次,各省局共辦理資質認定事項3700項次。
四是落實總局支持復工復產十條措施,鼓勵檢驗檢測機構為復工復產企業減免費用。全國1197家機構共為12.86萬家企業減**驗檢測費用6.72億元。
五是督導強化相關認可服務。認可機構開展了2家生物安全P3實驗室初評,37家P3、P4等級實驗室的變更評審,有效滿足病毒檢測和疫情防控研究等工作急需。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