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不到位,存在對清理出的蜂蜜未明確標識問題。 金蜂食品曾計劃投資2000萬元擴建蜂產品等加工項目
?
此前,江蘇廣電總臺城市頻道“南京零距離”欄目曝光金蜂食品在生產同仁堂蜂蜜時存在違規行為,比如回收大量過期、臨近過期蜂蜜,倒進大桶。這些回收蜂蜜被指送進工廠原料庫。
?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江蘇鹽城市濱海縣,成立于2014年10月,注冊資本700萬元。經營范圍除蜂產品生產,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和技術的進出口業務外,還包括清潔用品、化妝品批發等。
?
封面新聞記者了解到,卷入“過期蜂蜜 事件”的金蜂食品公司,曾因生產不符合 標準的食品而被當地市場監管部門處罰。
江蘇鹽城市濱海縣市場監管局9月曾對金蜂食品進行處罰
?
12月17日,記者查詢到的一則行政處罰信息顯示,9月28日,濱海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做出濱市監案字[2018]第C0107號決定文書,對金蜂食品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食品案處以罰款25000元。
?
處罰事由載明:當事人生產標簽產地標注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的行為,已違反《 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十三項“禁止生產經營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十三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規或者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規定,構成違法行為。
?
12月17日,記者與金蜂食品公司取得聯系。公司辦公室一位自稱姓王的工作人員證實,該處罰確實存在。關于被罰原因,其解釋稱,“因當時蜂蜜標簽印得比較多,舍不得扔掉,就把以前印的一些標簽貼上去了,沒及時修改過來。”
?
對于被指用過期蜂蜜充當原料,該工作人員予以否認,“我們也不傻,怎么可能把過期的東西往里面放呢。”但他同時表示,將等待監管部門調查結果。
?
另據了解,目前金蜂食品負責人正配合當地市場監管部門調查。來自天眼查的信息顯示,該公司法定代表人為周金林。今年9月,該公司曾進行股東變更,由三人變為周金林一人。
?
12月17日,記者多次撥通濱海市場監管局電話,但無人接聽。此后,記者又打通鹽城市工商局電話,工作人員表示機構調整尚未完成,此事應歸食藥監部門負責。記者多次撥打鹽城食藥監局電話,但均未打通。
?
據了解,金蜂食品公司屬當地知名企業。記者從濱海縣政府獲悉,2017年該公司曾計劃投資2000萬擴建“年產蜂蠟2000噸,蜂王漿50噸,蜂產品制品30噸加工項目”。濱海縣政府官網的公示材料證實,金蜂食品計劃于該縣通榆鎮民營創業園9號擴建加工項目。
?
記者注意到,《濱海日報》在報道通榆鎮招商引資等工作時,也曾提及金蜂食品。比如2017年一篇文章提到,該鎮新申報4個技改項目總投入3500萬元。其中便包括金蜂食品。另一篇文章則顯示,早在2017年金蜂食品就已開通線上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