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 中國 飲料工業協會統計,2017年前三季度, 食品飲料行業營業收入總計4018.6億元,同比增長16.70%, 凈利潤規模為649.13億元,同比增長30.77%。業內專家表示,這一系列數據表明,我國食品飲料行業呈整體回暖,趨勢向好。
?
乳制品:消費升級帶動行業增長
?
乳制品的質量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隨著我國對乳制品行業的大力整頓和行業生產制造流程的不斷調整和升級,當下消費者對國產乳制品的信任度正穩步增加。
?
中國奶業協會今年7月發布的《中國奶業質量報告(2017》顯示,我國乳品質量安全水平大幅提高,乳品企業競爭力穩步提升,乳品質量持續提升,2016年生鮮乳抽檢合格率99.8%,乳制品抽檢合格率99.5%,在食品中保持**。
?
隨著國人乳品消費信心的恢復,2017年以來,乳制品行業呈現回暖趨勢,收入與凈利潤增速較2016年略有上升。伊利、光明、健合、貝因美等多家乳企近日發布2017年第三季度財報,整體來看,乳品企業報“喜”者增多。其中,伊利前三季度凈利潤49.37億元,同比增長12.47%;光明乳業前三季度凈利潤5.29億元,同比增長24.28%。
?
消費升級大背景下,人們對高端、優質產品需求日趨增加,消費市場對廣大乳企也提出更高要求。業內專家指出,這也倒逼企業唯有通過創新、研發和生產高質高價產品才能獲得業績增長。此外,隨著二三線城市消費升級,乳制品行業迎來了這一市場的增量,龍頭乳品企業趁勢搶占市場,提升市場占有率并實現收入增長。
?
肉制品:高端肉制品需求攀升
?
作為普通人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消費品,肉制品的價格與品質一直備受關注。
?
談及肉類制品的安全問題,南京農業大學校長周光宏表示:“據統計,近幾年中國肉制品檢測的合格率在96%以上,總體形勢是不錯的。”發展中國家對肉類產品的消費能力非常高,尤其在亞洲,人均肉類產品的需求在大幅上升。
?
有公開數據顯示,中國作為世界**產肉大國,豬肉年產量接近全球肉類產量的一半;禽肉產量占18%;羊肉占29%;牛肉產量*低,僅占10%。
?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如今,中國肉類消費結構已然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截至2014年,雖然禽肉、牛羊肉類比重在增加,豬肉所占比重相對有所下降,但仍以豬肉消費為主導。中國的畜禽產品消費在過去50年間增加了11倍~17倍。目前,中國肉制品的消費比例相對比較平衡。
?
如今,我國對肉制品的消費需求非常大,人們對肉的品質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專家指出,消費升級后,消費者對單一豬肉制品的依賴性降低,對高端肉制品的需求不斷攀升,肉制品企業還需不斷探索發展新模式,才能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
?
啤酒:亟待打造新的消費場景
?
啤酒行業經歷兩年多下滑后,如今迎來回暖拐點,呈現向好趨勢。業內人士認為,啤酒行業下滑空間已經不大,如今出現反彈屬于正常現象。正如中國酒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兼啤酒分會秘書長何勇所言:“2017年上半年啤酒產量的小幅回升是前3年觸底反彈的結果。”
?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曾經的核心消費場景的流失,是啤酒行業下滑的*重要原因。多年來,啤酒企業一直專注開拓廉價市場,*常見的啤酒消費場景是在火車上、工地上或街邊小餐館內,而鮮少出現在商務宴請餐桌上。
?
在消費升級大趨勢下,啤酒愛好者對啤酒品質也有了更高要求,消費場景逐漸多元化。過去街邊擼串、“吹啤酒”的場景已經減少,廉價啤酒的寡淡口味已滿足不了消費者對品質的需求,也滿足不了他們在不同消費場景的消費需求。一些年輕人會在家中、酒吧、KTV等場所點進口啤酒、紅酒和雞尾酒等酒精飲品,而非廉價啤酒。
?
有業內人士認為,國產啤酒僅僅推出幾款中高端產品是不夠的,“消費升級”并不是越貴越好,*關鍵是要敏銳洞察這背后的消費人群、消費場景和消費習慣的變化。
?
如今,以“90后”為代表的“新生代”消費中堅力量更喜歡個性化、場景化的消費形態,注重體驗、品質以及認同感。因此專家指出,國產品牌不應該僅僅彌補中高端產品的缺位,更應該想辦法將啤酒擴展到更多的消費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