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類的朋友需要注意啦! ?
? ? 引發本次赤潮的主要生物為鏈狀裸甲藻,它能夠生產貝類 毒素,被貝類生物濾食后,可在貝類體內積累毒素,從而引起食用者的中毒反應,出現頭暈、肌肉麻痹等身體不適癥狀,中毒嚴重的人甚至會因呼吸麻痹而死亡。主要受影響的貝類為青蛤、 牡蠣、花蛤等濾食性雙殼貝類。
?
? ? 貝類毒素來自藻類 其中麻痹性貝毒危害*嚴重
?
? ? 據悉,貝類毒素并不是由貝類產生,而是來自有毒藻類,這些有毒藻類被貝類生物濾食后,可在貝類體內積累毒素,但是對貝類不產生毒害作用,人們若食用這些貝類后,就會產生中毒等癥狀。
?
? ? 據資料顯示,貝類毒素包括麻痹性貝類毒素(PSP、腹瀉性貝類毒素(DSP、神經性貝類毒素(NSP和健忘性貝類毒素(ASP。其中,引起本次食物中毒的麻痹性貝類毒素是危害*嚴重的一類。
?
? ? 產生麻痹性貝類毒素的藻類并不**,甲藻類中的亞歷山大藻、膝溝藻屬、原甲藻屬等一些赤潮生物種是麻痹性貝類毒素的直接生產者。
?
? ? 麻痹性貝類毒素其毒性與河豚毒素相當,可通過對細胞鈉通道的阻斷,造成神經系統傳輸障礙而產生麻痹作用,食用者輕的可出現頭暈、肌肉麻痹等身體不適癥狀,嚴重者甚至會因呼吸麻痹而死亡。目前尚無特效解毒方法,主要還是依靠病人自身的解毒、排毒機能來分解、清除毒物。
?
? ? 國家制定限量要求 控制貝類毒素攝入
?
? ? 看過上面貝類毒素的危害,可能有人會問,貝類毒素這么厲害,是不是貝類就不能吃了?其實不是的。貝類體內的毒素只有積蓄到一定的量之后被人食用才會對人產生危害,國家已經對貝類毒素制定相關的限量要求,未超過限量要求的貝類,食用是沒有問題的。
?
? ? 國家標準《 GB 2733-2015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鮮、凍動物性水產品》中規定,不論海水貝類還是淡水貝類,其麻痹性貝類毒素限量不應超過4MU/g,腹瀉性貝類毒素限量不應超過0.05MU/g,農業行業標準《 NY 5073-2006 無公害食品 水產品中有毒有害物質限量》則規定,貝類中麻痹性貝類毒素限量不應超過400MU/100g,腹瀉性貝類毒素不得檢出。世界衛生組織(WHO規定100g貝類可食部分的麻痹性貝類毒素限量為80μg STX eq /100g(STX為石蛤毒素。
?
? ? 農業部、食藥監總局相繼發布通知 加強貝類監管
?
? ? 鑒于此次赤潮涉及范圍廣,造成的影響大,農業部、食藥監總局相繼發布通知,要求各地加強貝類質量安全監管,同時食藥監總局還發布消費提示,提醒沿海地區的消費者在毒素暴發高峰期不要采捕和購買食用野生的貝類。
?
? ? 農業部通知稱,各地要高度關注海洋部門發布的赤潮預報預警信息,加強對赤潮的跟蹤分析,及時監測研判對貝類產品質量安全的影響,爭取做到早發現、早預警、早干預,盡可能避免因偶發赤潮引起的貝類中毒事件,把影響降到*低。在發現貝類產品檢出毒素含量超標,不符合貝類食用安全標準時,要及時向漁業漁政管理局報告并按照規定發布預警公告,相關信息要同時通報同級食藥部門。要立即采取措施對相關區域實行暫時性關閉,禁止相關區域的貝類采捕和銷售,同時對暫時性關閉區域的水質和貝類產品進行跟蹤監測,直至風險因素消失后,方可重新開放。
?
? ? 食藥監總局的通知則表示,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貝類產品銷售者、餐飲服務提供者以及各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加強監管,保證市場銷售的貝類產品安全。
?
? ? 據統計,多地已經啟動預警,福建平潭海域因檢測到有毒牡蠣,當地已經暫停售賣貝類海產品。廈門也啟動赤潮災害預警三級響應,對入市的水產品查驗產地證明、合格證明,對兩證不齊或缺失的產品,批批開展藥殘快速檢測,合格后方可入市交易。
?
? ? 貝類產品怎么吃才安全?
?
? ? 貝類雖然美味,但也應悠著點吃,如果你所處的地區正好發生赤潮,那么為了安全起見,還是少吃貝類吧,如果實在想吃,應選擇大型、正規的超市或市場購買,盡量避免購買來自赤潮地區的貝類。未發生赤潮地區的消費者也不能常吃貝類,畢竟除了貝類毒素,有的貝類中還會積累重金屬或存在一些寄生蟲。
?
? ? 在烹飪時,貝類一定要煮熟煮透,高溫下會大大降低微生物污染所造成的食源性風險;避免食用貝類周邊內臟、生殖器及卵子等發黑的部位;盡量減少食用頻率,單次食用量不宜太多。
?
? ? *后,如果發現市場和餐飲單位有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貝類產品的情況,一定要及時向食品藥品監管部門進行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