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西北農膜污染問題突出 中東部
??? 我國積*遏制農業面源污染加劇趨勢(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
??? 本報北京4月14日電 (記者王浩在
??? 果蔬施肥量超出安全水平
??? 張桃林說,農業資源環境是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也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源頭保障,但目前我國農業面源污染總體情況不容樂觀。在地理分布上,農業面源污染在全國各地表現不同。西北干旱地區,由于農膜的大量使用,農膜污染問題比較突出。中東部地區,由于化肥、農藥不合理使用,加之特殊氣候條件,農藥化肥面源污染問題比較突出。
??? 在污染種類上,目前我國化肥綜合利用率為30%左右,雖然糧食作物的化肥利用率提高效果明顯,但在果樹和蔬菜上的施肥量較大,超出安全水平。農藥使用量達32萬噸左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進一步節約空間;農作物秸稈生物量超過9億噸,綜合利用率只有76%左右;小于0.008毫米的農膜還在廣泛使用,這類地膜容易老化并殘留在土壤里。
??? 秸稈利用率升至85%
??? 針對農業面源污染嚴重的情況,農業部提出了確保在2020年實現“一控兩減三基本”的目標。張桃林介紹,“一控”是指控制農業用水總量和農業水環境污染,到2020年確保農業灌溉用水量保持在3720億立方米,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升到0.55;“兩減”是指,減少化肥和農藥使用量,化肥、農藥利用率均達到40%以上,全國主要農作物化肥、農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三基本”即,畜禽糞污、農膜、農作物秸稈基本得到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確保規模畜禽養殖場(小區配套建設廢棄物處理實施比例達75%以上,秸稈綜合利用率達85%以上,農膜回收率達80%以上。
??? 為完成上述目標,農業部在13日頒布的《農業部關于打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中明確了重點防治任務,包括實施化肥零增長行動;實施農藥零增長行動;深入開展秸稈資源化利用;大力發展節水農業;推進養殖污染防治;著力解決農田殘膜污染以及實施耕地重金屬污染治理。
??? 加密污染檢測點
??? 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需要機制體制創新。張桃林說,**要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包括各類合作社和專業合作組織,提高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經營水平,促進農業資源環境保護的技術措施更有效的運用。同時,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大力發展社會化、專業化的服務組織,支持具有資質的經營性服務組織從事農業面源污染防治。
??? 針對現存污染檢測存在的問題,張桃林說,未來要健全監測網絡體系,完善監測方法和手段,加密污染檢測站點。
??? 張桃林說,農業面源污染防控是一項基礎性、公益性的工作,政府要發揮主導作用,但同時需要政府、市場、社會以及農民之間形成一個協同共治的格局,防止將污染成本轉嫁給農民,要切實保護農民的利益。
??? 特殊年景凸顯安徽水稻抗性不足
??? 對于輿論關注的安徽部分水稻減產的情況,張桃林回答, 每個品種有適應的區域,這個品種按照正常年檢算,在江淮地區包括安徽是適宜的。但是這一品種不足之處在于抗稻瘟的抗性較差,正好去年年景是比較特殊的年份,把抗性問題顯露出來了。所以未來要加強品種的適應性評估。
??? 張桃林說,超級稻是保障糧食產量和國家糧食安全非常重要的手段?,F在超級稻已經到了4期,單產有超過1000公斤的能力。我們對超級稻的要求是要高產、優質、高效,而且要有抗性。農業要發展,品種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在未來評估中,既要看產量、效益,也要看品質。現在超級稻在研究發展過程中,品種本身也是在不斷更新,我們需要培育的是一個相對比較全面的品種。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