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本報訊(記者盧志堅 通訊員李艷 李崇閩 湯井波)江蘇省灌云縣東王集鄉劉某、朱某生產的綠豆芽一直暢銷各地,究其“秘訣”,竟是用AB粉、農藥多菌靈、蠶用消毒凈等對人體有害的毒溶液泡豆、發芽,使豆芽高產、不易腐爛。長達五年時間里,約60萬公斤“毒豆芽”流向百姓餐桌。近日,灌云縣檢察院以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對劉某、朱某批準逮捕,并對向劉某、朱某有償提供AB粉等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的徐某、譚某批準逮捕。
數據顯示,2010年1月至今年6月,江蘇省檢察機關共計對危害
據江蘇省檢察院公訴部門負責人介紹,查辦的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大多數被告人身份為個體工商戶或無業人員,占起訴人數的61.16%。犯罪主體外來人員多、流竄作案多,多采取作坊式生產方式,犯罪隱蔽性較強,食品銷售后涉及面廣,取證固證難度較大。而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中,往往還伴生著瀆職犯罪問題,一些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不履行監管查處職責,甚至將國家機關集中打假行動計劃透露給犯罪分子。
在嚴厲打擊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同時,江蘇檢察機關建立了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月報制度,該省檢察院公訴部門根據自主研發的軟件系統,對于各地出現的“地溝油”、“假牛肉”、“瘦肉精”等危害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案件,安排專人跟蹤指導,隨時掌握案件進展情況,一旦發現重特大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公訴、偵監、反貪、反瀆均在**時間聯合參加行動。
江蘇省檢察機關還先后與公安、工商、質監等行政執法機關建立聯席會議機制、信息共享機制、案件跟蹤機制,形成打擊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合力。加大對遺漏罪行、遺漏犯罪嫌疑人的追訴力度,2012年,對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追訴漏犯6人。嚴厲打擊危害食品安全犯罪背后的瀆職犯罪,對發現的國家工作人員在食品安全監管中涉嫌徇私枉法、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等犯罪線索的,堅持認真查辦,從嚴懲處。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