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東方網記者裘穎瓊9月18日報道:"科學其實是帶著鐐銬在跳舞,而鐐銬就是法律和倫理。"在昨晚舉行的主題為"生命科學的倫理考試"的第147期新民咖啡館上,一位聽眾的發言發人深省。針對日前鬧得沸沸揚揚的"
??? "黃金大米"緣何引起軒然大波?
??? "黃金大米"事件要追溯到2008年,美國塔夫茨大學教授與中國數家科研機構合作,在湖南省衡陽地區進行轉基因"黃金大米"試驗。4年后,這一試驗的研究論文發表在知名學術期刊《美國臨床營養學雜志》上,環保組織"綠色和平"隨后將之曝光,繼而引發社會輿論關注。
??? 樊民勝表示,"黃金大米"之所以引起社會關注,主要是涉及到了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黃金大米"是轉基因食品;二是"黃金大米"用人體做試驗;三是"黃金大米"是否通過科學的倫理審查。此外,國外專家撰文指出,許多轉基因食品在由非行業資金資助的獨立研究中,都出現各種副作用,包括引起實驗室老鼠的肺腫、不育等癥狀,而"黃金大米"雖然目前還沒有顯示出副作用,但通過大幅度提高一種食品中維生素的含量、而不是通過多樣化的食譜來解決維生素A的缺乏,這本身就是一個*其不妥的做法。
??? "黃金大米"至今未被許可商業推廣
??? 什么是"黃金大米"?樊民勝表示,"黃金大米"其實早在2000年就已推出,2005年被一家瑞士跨國農業科技企業"先正達"公司進一步改良,使其胡蘿卜素的含量達到普通大米的23倍。然而,由于倫理的原因,該產品至今從未被許可商業推廣。
??? "我查了一下材料,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黃米大米進行了審查,審查的結果是安全性沒有問題,但是由于市場不接受,所以不允許進行商業性推廣。"樊民勝說,按照慣例,為證明該食品是否安全,必須提供人體試驗的證據,而湖南地區的試驗是自"黃金大米"2000年問世以來不多的兩三次試驗之一。因此,在樊民勝看來,此次在中國試驗"黃金大米",可能是為了推廣到中國或美國以外的地區,有非常明顯的商業動機。
??? 人體試食都須倫理審批
??? 9月10日,中國疾控中心公布初步調查結果,指出經審查科研檔案,中國疾控中心營養食品所和其他直屬單位均沒有批準和參與有關"黃金大米"的研究。論文所述的研究內容也沒有按規定提交衛生部倫理審查委員會審查和衛生部審批。然而,"黃金大米"研究是在中國完成的,論文中也聲明經過了中國的倫理審查并且符合中國的管理規定。但隨著中國疾控中心聲明的出臺,顯然這一研究存在明顯違規,沒有經過任何部門的批準。
??? 樊民勝指出,對于開展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包括生物醫學的倫理研究,衛生部其實早有明文規定,人體試食必須通過倫理審批。衛生部發言人鄧海華就在衛生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回應稱,"衛生部在上世紀就成立了涉及人體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2000年成立了衛生部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負責對有關重大的醫學倫理問題進行咨詢和審查。"然而,樊民勝也坦言,"黃金大米"事件,恰好暴露出法規條文并沒有得到嚴格執行,倫理審查制度存在缺陷。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