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市人大常委會昨聽取
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
第三十三次會議
本報訊 昨天上午的(北京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三次會議上,常務副市長吉林報告了“健全安全食品體系,提升首都食品安全總體水平”議案辦理暨本市食品安全工作情況。吉林稱,北京的食品安全地方
■準入門檻將提高 懲戒力度將加大
吉林坦言,北京在食品安全工作中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比如面對隱蔽的違法行為和新的違法手段,基層監管人員的執法裝備需要改進和升級,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技術需要進一步完善。此外,諸如城鄉結合部、農村等地區的整治以及對小餐飲、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的規范管理也需要進一步加強。在立法層面,食品市場的準入門檻還需提高,對于違法行為的懲戒力度也尚待加大。
吉林表示,食品安全工作將納入網格化管理,強化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統一評估、統一決策、統一指揮和統一發布制度。網格化方面,動員居委會、村委會參與食品安全工作。處罰上,對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區域性食品違法生產經營現象長期不能解決的地方,依法追究相關負責人的責任。
■十二五末“菜籃子”全部無公害
食品安全的保障需要構建完善的供給體系。作為擁有近2000萬人口的特大消費型城市,北京85%以上的食品由外埠供應,食品生產經營的外部環境和供應渠道*為復雜,這也成為本市食品安全工作的一大難點。
吉林介紹,北京在天津、河北、河南、山西、黑龍江、遼寧、山東、內蒙古等地分別建設蔬菜、糧食、水產品、生豬、家禽、奶牛和牛羊基地,形成穩定可靠的食品供應源,實行“產地要準出、銷地要準入、食品有標識、質量可溯源、風險可控制”的全程監控,保障進京食品質量安全。
按規劃,“十二五”末,本市“菜籃子”產品全部達到無公害標準。同時,“十二五”末,進京食用農產品主要來自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經濟實體或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產品取得省級以上無公害認證,持產地證明和檢測報告入市。
■將設立3000個風險監測點
此外,本市將設立3000個風險監測點,實現市區兩級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統一計劃、統一實施、統一評估和統一發布;19家大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將建立電子交易平臺和標準化檢測室,350家零售市場建立標準化經營設施、快速檢測室和電子臺賬;150家食品生產企業將完善自檢,強化企業在采購、加工、出廠、運輸等環節的檢測能力,前移風險防控關口。
舉措
乳制品和鮮肉
年內全程追溯
針對社會關注的乳制品質量安全問題,吉林透露,今年年底前,本市大型乳制品生產企業生產的原料奶、嬰幼兒配方乳粉可實現產品追溯。
此外,大型畜禽產品、水產品生產企業生產的鮮肉、水產品等高風險食品也將從養殖、收購、加工、儲運、銷售等環節實現全程追溯。而桶裝水、酒類等預包裝食品的流通和溯源管理的步伐正在推進。吉林表示,5年內基本實現北京市場上重點高風險食品的可追溯。
談及對乳制品、鮮肉進行產品追溯的意義時,市食品辦協調處處長唐云華以一桶奶粉為例介紹說,產品追溯可查詢到產奶奶牛的健康狀況、產奶記錄、奶源收購、奶粉生產加工,以及奶粉的批發商和零售商,這些信息可幫助消費者更好地做出判斷。
唐云華表示,產品追溯需要技術支撐,北京正在建立食品安全公共服務平臺,有望年底前實現應用,平臺包括互聯網和以手機為載體的移動互聯網,市民通過這個平臺能查詢所要追溯的產品信息。據悉,北京14家屠宰企業中的5家較大企業,以及生產原料奶或者嬰幼兒配方奶粉的4家乳制品企業,將在年內**實現產品追溯查詢。
城區將逐步取消
食品加工小作坊
針對小作坊的食品安全問題,吉林表示,本市將探索建設小作坊產業園區,對生產民族或者地方特色食品的小作坊實現集中化生產和統一規范化監督。
市食品辦協調處處長唐云華表示,本市對小作坊將采取疏堵結合的措施。“疏”體現在提升現有小作坊的生產、加工水平,小作坊產業園區由相關區縣政府建設。“堵”主要是限制發展乳制品等高風險小作坊,城區將逐步取消食品加工小作坊。
九成地溝油年內
將統一收運處置
針對社會關注的地溝油問題,吉林表示,建立統一專業化收運,定點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的餐廚廢棄油脂處置體系。屆時,餐飲服務單位將按照標準配置油水分離器、隔油池等設施,而收運企業則采用密閉、環保、統一外觀標志的專用收集容器和運輸車輛。
今年年底前,全市重點單位和區域的餐廚廢棄油脂規范收運率將達到90%以上;2015年,本市將實現收運處理專業化、運行管理規范化和監督執法常態化。
■文/本報記者 李天際
探訪
超市內設檢測室
問題食品兩小時內下架
記者昨天走訪了家樂福雙井店內的食品安全一級檢測室,這間140平方米的檢測室由專業光譜室、色譜室、微生物室等構成,可以檢測食品添加劑、重金屬、微生物、非食用物質等指標。據悉,該檢測室一年前由市工商局出資建設。
“近期有地方出現了甲醛白菜、翻新土豆、藍礬韭菜等,我們也會有針對性地開展新項目檢測,確保市民從超市買到放心菜。”家樂福食品安全與質量經理董菡告訴記者,家樂福所有門店的農產品每個月至少被抽檢一次。這間檢測室全年可檢測18家門店1萬多個批次的樣品。每天早上5點,抽樣員會趕到下屬各門店進行5%的貨品取樣,通過快速試紙檢測初檢方能上架,而這些樣品還將在8點前送到食品檢測室做進一步檢測。
食品檢測室負責人杜健說,檢測室每天必檢的項目包括瘦肉精、農殘、吊白塊、二氧化硫、硼砂、甲醛等的檢測,樣品品類覆蓋果蔬、干果果脯、肉類水產、米面制品等。檢測后發現不合格的商品將立刻通報給超市門店及工商部門,保證兩小時內下架,檢測結果還將被記入數據庫。
除家樂福外,其他超市如物美也配備有這樣的食品安全檢測室。市食品辦相關負責人孟輝介紹說,政府將在未來兩年投入6000萬元,支持商場、超市、批發市場等建立食品安全檢測室242家,其中包括一級檢測室10家。
■文/本報記者 李佳
立法
食品安全條例修訂稿
七月將提交人大審議
本市今年有望完成食品安全的立法工作。《北京市食品安全條例》修訂稿擬于今年7月提交市人大常委會審議。
記者了解到,本次對《北京市食品安全條例》的修訂,重點解決五方面問題:一是明確食品市場準入標準,提高準入門檻,按照業態分類實施食品生產經營許可;二是細化食用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監管;三是構建“從農田和餐桌”四個重點環節的監管體系,加大違法行為的懲戒力度;四是明確各部門的監管職責,爭取監管無縫隙銜接;五是強化食品生產經營者**責任人的主體責任意識。
■文/本報記者 李天際
數字
去年食品抽檢
合格率達97%
食品安全被看成是頭號民生。常務副市長吉林指出,根據北京市食品安全統一抽檢和連續監測的結果,1998年,全市食品安全總體合格率為79.8%;2011年,全市合格率達到97.37%,其中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指標的大米、小麥粉、食用植物油、豬肉、豆制品等6類重點食品的總體合格率達到98.23%。
■文/本報記者 李天際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