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今年6月2日,市食品藥品監督局到番禺石樓鎮大嶺村檢查"龍舟飯".
記者黃澄鋒攝
建成從農田覆蓋到餐桌的
廣州市對食品安全
文:記者何穎思 通訊員市食安辦
全面檢測:上半年
記者從農業、質監、工商、食品藥品和衛生這幾個部門了解到,廣州市其實早已于2005年在全國**建成了覆蓋從農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檢測網絡,農業、質監、工商、食品藥品等部門每年都依據職能進行大規模的食品安全檢測,確保市民的飲食安全.
在食品種養殖環節,每日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7次例行監測+專項檢測.在食品種養殖環節,農業部門每日都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實時監測,此外,農業部和省農業廳進行每年3次例行監測,市農業局每年還開展4次例行監測,并根據廣州農產品生產和供應的特點,進行定期、不定期的水果專項、水果種苗專項、蔬菜重金屬專項及食用菌專項等監測.全市每年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樣品量達96萬批次,去年亞運年監測量更是達162萬多批次,今年上半年,市農業局對農產品的檢測量就達61.4萬批次,僅生豬瘦肉精監測量就達45萬批次,監測的范圍涵蓋了農產品生產基地、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和超市等,檢測種類包括了17大類農產品、832個檢測項目.
在食品生產加工環節,每兩個月進行全覆蓋抽檢. 廣州市質監局每兩月對全市1625家獲證食品生產企業生產的50大類食品和食品添加劑進行一次日常抽樣檢驗,除月餅、月餅餡料、瓜子炒貨和腌臘肉等季節性食品生產企業外,其余食品生產企業均做到每次抽檢****覆蓋.
2011年上半年共抽查4507批次,經檢驗合格4109批次,合格率為91.2%,剔除純標識不合格,實物合格4243批次,實物合格率為94.1%.
在食品流通環節,則是食品安全檢測車+檢測箱檢測+企業自檢的三級食品監測.市工商局利用食品安全檢測車和檢測箱,從2010年至2011年上半年,重點對大米、食用油、肉制品、乳制品、酒、豆制品、水產制品、飲料等24類130多種食品開展質量快速監測,共抽樣檢驗31.93萬批次,實物質量合格31.66萬批次,實物質量合格率99.15%,總體檢測結果良好;沒收銷毀各類不合格食品86.49噸.
在餐飲消費環節:專項監測+日常巡查監測.市食品藥品監管局今年以來已對餐飲服務企業的涼拌菜、生食水產品、乳制品、水產類加工食品、食用油、腌臘肉制品等20個品種共285個批次進行抽檢,其中33個批次的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率為11.6%.
該局開展了爆米花桶等餐用紙品的熒光增白劑項目、肉丸類產品的復合磷酸鹽項目、端午節前粽子抽檢、水果和水產品的藥物殘留項目、餐飲單位自制醬料飲品的塑化劑項目等專項檢測,共抽檢92個批次,不合格率為9.8%.
重罰重懲:取締無證經營餐飲單位1064間次
近兩年,廣州市各相關職能部門加大對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農業部門2009年至2010年立案查處案件615宗,罰款160多萬元,質監部門2010年至2011年上半年,立案查處584宗,取締無證照食品窩點400個,罰沒到位款345.99萬元;工商部門共查處案件2383宗,罰沒入庫658.28萬元.衛生部門2010年全市共監督檢查和巡查餐飲單位98156間次,查處食品衛生案件4643宗,取締無證經營餐飲單位1064間次,共罰款38.51萬元.
除了在行政處罰外,這幾年政府也加大對違法行為的刑事處罰打擊力度,從2010年至2011年上半年,全市共有25名食品安全違法分子被判刑.尤其是近期在全國打擊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行動中,廣州行政執法部門和公安部門加大對食品違法分子的打擊力度,查辦非法經營"瘦肉精"案、"有毒臘肉"案、經營死田雞案、非法添加"塑化劑"等案件.兩個月來已經立刑事案件11宗,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26人.目前已經逮捕14人.
日常監管:超市、食品店基本建立溯源臺賬
在日常監管方面,廣州市完善溯源臺賬制度,健全食品安全市場準入體系.據介紹,廣州市目前在已建立標準準入、檢測檢疫準入、抽查準入等市場準入體系的基礎上,重點抓全市包括食品在內的所有商品的索票索證和溯源臺賬制度,自2007年以來,廣州市一直致力于推行食品的購銷臺賬登記,現在的超市、食品店檔基本上都已經建立了溯源臺賬.今年以來,廣州市將建立溯源臺賬登記制度的工作推廣到食品生產加工企業.
(何穎思)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