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21日,由中國
??? 目前,中國獲準向澳大利亞出口的首批1490噸蘋果,已分別從陜西、山東、河北、山西等四省陸續起運。經過10年的不懈努力,中國蘋果終于敲開了澳大利亞這一世界上檢疫要求*嚴格的國家的大門,使得中國成為**個向澳大利亞出口蘋果的國家。中國也將由此踏上水果的大規模出口之路。
??? 國家質檢總局動植司生物安全處處長王益愚說,1998年日本即與澳大利亞簽署了出口議定書,但面對苛刻的條件,日本至今連一個蘋果都未能向澳出口。另一個以檢疫要求嚴格著稱的國家美國,時至今日,澳洲也仍未向其蘋果伸出橄欖枝,出口蘋果的工作仍停留在紙面上。
??? 王益愚說,中國首次向澳大利亞提出關于中國蘋果出口澳洲的議題,始于2001年4月。由于澳方對出口蘋果的品種、水資源、土壤、病蟲害發生和防治等都有著嚴格要求,中澳雙方進入了長達10年的蘋果有害生物風險分析階段。
??? 回憶起中國蘋果成功打入澳大利亞的經歷,陜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植物檢驗檢疫處副處長李衛民深有感慨,"(中國技術專家團隊能將技術難題在談判桌上解決,確實不易。"
??? 對于談判細節,王益愚說,蘋果褐斑病是引起蘋果早期落葉病的主要病原菌,由于澳大利亞并不存在,屬于澳方關注的檢疫性有害生物。"起初,澳方堅持果園不得發生此類疾病,但在熟知果園情況的中國專家看來,這樣的要求無異于直接封殺了中國蘋果向澳洲出口的可能。"
??? 在緊要關頭,中方專家另辟蹊徑,提出了"田間系統管理、確保果實不攜帶病菌"的技術方案,并得到了澳方專家的認可。
??? 10年間,中澳雙方澄清了30多個技術問題和蘋果上400多種有害生物的風險分析問題,*終確定了16種澳方關注的檢疫性有害生物,完成了進口中國蘋果的風險分析,并由此共同商定了《澳大利亞進口中國蘋果檢疫條件》。中國蘋果終于邁過了漫長的解禁之路,迎來出口澳洲的一線曙光。
??? 由于中國水果產業的迅速發展,中國蘋果已成功出口到加拿大、南非等國家。出口蘋果從果園管理到采摘、加工、包裝、儲藏、運輸等環節的質量管理鏈條已經形成。但對于如何滿足澳大利亞的進口條件,實現向澳洲出口,中國生產和檢疫體系再次面臨考驗。
??? 為了使中國蘋果盡快進入澳大利亞,陜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專家、教授,在中國蘋果*佳優生區的陜西渭北高原,開始了實驗旅程。"按照 '選好基地、把好質量'的要求,我們對蘋果上發生的主要、次要病蟲已經了如指掌,危害與控制方法也已基本掌握,但針對澳方關注的檢疫性病蟲,監測與檢測方法以及對應的監測控制指標的調查研究一直沒有中斷。"李衛民說,"這些病蟲中,有些在書本上雖有數據,但只是一般性的防治指標,難以達到檢疫控制的目的;有些則連基本的指標都沒有。一次數據采集不好,只能來年繼續監測。沒有這些數據支撐,澳方在檢疫進口條件中提出的要求也就難以實現。"
??? 為了盡快拿到**手數據,專家們在陜西洛川和蒲城同時展開試驗。研究人員住在基地,天天觀察,以期盡快解決澳方關注的病蟲控制指標問題。
??? 有了大量數據的支撐,在質檢總局安排下,陜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專家*終形成了操作性很強的《中國鮮蘋果出口澳大利亞工作計劃》,在征求河北、山東、山西等地同行們的意見后又三易其稿,并形成了*終的工作計劃,從而得到了澳方的高度認同。
??? 中國的農歷新年前,中澳檢疫官員對中國四個省出口澳洲的所有蘋果實施了聯合預檢,中國蘋果再一次經受*為嚴格的"大考",并取得全部通過的*佳成績。
??? 陜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植物檢驗檢疫處副處長李衛民說,目前,中國蘋果的年產量約3000萬噸,占全世界總產量40%以上,而中國蘋果的出口比例卻仍低于國際10%的平均水平,所以,中國水果對外出口仍然具有巨大潛力。
??? 雖然中國蘋果已經出口到全球五大洲80多個國家和地區,但仍有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對中國蘋果出口大門緊閉。而陜西等4省蘋果打破技術壁壘,出口到檢疫要求*嚴格的國家之一的澳大利亞,標志著中國蘋果質量管理水平又邁上一個新臺階,表明中國蘋果的質量安全是完全可以滿足發達國家的要求。"這對中國蘋果出口到其他發達國家,進一步提高國際高端市場占有率具有深遠的影響和借鑒意義。"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