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往
價差“誘人”
黑龍江是
南方地區在大豆散油中摻兌棕櫚油的情況也很普遍。一家大型油脂企業負責人告訴CBN記者:“南方夏天溫度在30度以上,在高溫環境里棕櫚油摻兌進去后根本看不出來。”
中國大豆網總經理劉兆福介紹說:“一般摻兌了棕櫚油的豆油會在夏季到南方地區銷售,包括北京也有這種現象,因為棕櫚油和豆油的冰點有所不同,而在冬季天氣寒冷的北方,摻兌的棕櫚油更容易被發現。”
棕櫚油摻兌愈演愈烈,原因之一是,棕櫚油和大豆油之間存在巨大價差。
業內人士透露:“目前每噸棕櫚油的價格是6000元上下,大豆油的價格是7000元左右,每噸價差1000元。舉例來說,摻兌了棕櫚油的大豆油每噸可以把價格降到6500元,沒有摻兌的企業7000元一噸的大豆油也很難賣出去,‘無奈’之下紛紛被拖下水。”
標準缺位
棕櫚油摻兌大行其道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管理缺位。“油脂工廠摻兌棕櫚油的比例或多或少經常變化,國家對散油勾兌棕櫚油的*高標準也沒有明確規定,導致這種現象成了行業‘
2008年10月全國糧油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公布《食用植物調和油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但并未規定棕櫚油摻入的*高比例。昨天,全國糧油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方面答復CBN記者的采訪稱:“《食用植物調和油國家標準》征求意見階段已經結束,現在上報到有關部門等待批準。上報的標準沒有規定棕櫚油*高摻入比例,但要求油脂企業必須在包裝上標明調和油的構成成分。”
這顯然為不規范操作的油脂企業自主決定棕櫚油摻入比例,提供了可乘之機。
海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棕櫚油進口大增,中國在2009年6月份進口棕櫚油540509噸,比2008年同期的334705噸提高61.49%。
按照國家標準,往大豆油、花生油等純植物油中摻入棕櫚油等成分,作為食用調和油銷售是被允許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摻兌了棕櫚油的大豆油現在并不是以食用調和油的名義出售,而是以純大豆油的名義出售,這樣做是違規的。
已經頒布的《大豆油國家標準》(GB 1535-2003第5.4節“其他”項規定:“大豆油不得摻有其他食用油和非食用油,不得添加任何香精和香料。”業內人士稱,大肆摻兌棕櫚油的企業明顯屬于有令不行。摻兌了棕櫚油的大豆散油與真正純大豆油競爭,前者靠低價取勝。這種扭曲的競爭環境急需有關部門查處,否則消費者全被蒙在了鼓里。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