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 年初至今,
理論成本*大增幅為14%
今年上半年,由于
據業內人士介紹,啤酒大麥在啤酒的生產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在30%至40%之間,而目前國內使用進口大麥較多的是青島啤酒和燕京啤酒,但進口大麥占年度大麥采購量的比例都不超過70%,從燕京啤酒每年與大股東北京燕京啤酒集團公司發生的關聯交易情況來看,進口大麥的采購量占同類采購的比例都在65%左右。青島啤酒則要低很多,中信證券許彪認為,可能在50%以下。假設國際大麥漲價幅度為50%,進口大麥采購量占年度大麥采購量的70%,大麥成本占啤酒生產成本的40%,而啤酒生產企業每1元的啤酒銷售收入對應的生產成本為0.6元,那么漲價的*大影響就可以計算為:0.6*0.4*0.7*0.5=0.084元,也就是說大麥漲價50%,將給啤酒企業每單位銷售收入增加成本0.084元,成本提高14%。
現在來看實際情況,以燕京啤酒為例,燕京啤酒2006年的啤酒業務收入為59.61億元,成本為36.24億元,每單位啤酒銷售收入對應的成本為0.61元左右,以65%作為進口大麥采購量占該公司年度大麥采購量的比例、40%作為大麥在啤酒生產成本中的比例計算,按照國家農業部發布的統計數據,我國去年12月份進口大麥產品的平均價格為207美元/噸,今年5月份的均價為299美元/噸,漲價幅度為44%,以此計算理論成本變動幅度為:0.61*0.4*0.65*0.44=0.0697,燕京啤酒的成本將上升11%左右。
實際成本增幅小于9%
但上述是理論上計算的影響幅度,由于去年12月份至今年5月份,人民幣的升值幅度就超過2%,所以這個影響將降低到9%左右。此外,由于燕京啤酒的大麥進口主要由北京燕京啤酒集團公司幫忙采購,獲得價格較為穩定,所以價格漲幅可能會小于平均水平,再加上技術比較先進,大麥成本占比不一定會達到40%,而且進口較多的啤酒企業一般會有較多的原料庫存,比如燕京啤酒2006年原材料的庫存就達到6.5億元,超過2005年的5.5億元,所以總體而言,國際大麥漲價給燕京啤酒帶來的成本增加幅度將遠低于9%。實際上,2006年國際大麥價格也上漲了10%左右,但燕京啤酒的單位成本基本沒有變化,這也說明啤酒廠商的消化能力還是比較強的。
對于其它的啤酒生產企業,惠泉啤酒所受影響應該與燕京啤酒較為相似,但應該會低于燕京啤酒,而青島啤酒因為進口量占比較低,影響還要小一點。青島啤酒董秘袁璐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大麥漲價將可能導致該公司下半年的原料采購成本增加上億元。資料顯示,青島啤酒2006年的生產成本達到68億元,如果以1億元計算,大麥價格上升帶給青島啤酒的影響還要低于2%。至于以國產大麥為主的重慶啤酒等啤酒企業,所受影響就更小了。當然,如果國際大麥價格繼續上漲,在原料庫存消耗完畢后,國內啤酒廠商所受影響會加大。
國產大麥的替代效應
事實上,在應對國際大麥漲價方面,國內啤酒廠商也不是完全被動的。澳大利亞干旱是去年的事情了,作為大麥進口較多的企業,對此早就應該有所準備了,正如青島啤酒董秘袁璐和燕京啤酒董秘劉翔宇所言,公司方面早就預料到了這個情況,所以也早就有準備。雖然他們沒有具體透露究竟是怎么來應對的,但袁璐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其實除了出口啤酒必須使用進口大麥外,其他的啤酒原則上都是可以使用國產大麥來替代的。顯然,在國際大麥上漲過程中,國產大麥逐漸成為國內啤酒廠商的**。
國家農業部統計的數據也顯示,今年1至5月份,大麥進口量只有49萬噸,較去年同期的101萬噸下降51%。在中國啤酒業產能不斷擴張的今天,進口大麥如此大幅度減少的原因可能只有一個,就是啤酒廠商加大了國產大麥的采購比例。據專業從事啤酒貿易的維黎西(Vineteria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相關人士介紹,今年大麥進口量有可能會跌破100萬噸,而通常國內啤酒行業的大麥需求量為400萬噸左右,這么大的缺口只能由國產大麥來彌補。
大麥未來價格走勢
不過,正是由于這種轉變,國產大麥的需求也開始變得緊張起來。據甘肅大麥主產區金昌市供銷社預測,今年啤酒大麥開秤收購價每市斤為0.72-0.75元,較去年的0.60-0.65元高出10%左右。雖然國產大麥也開始漲價,但漲價幅度不高,這次受影響較多的則變成以重慶啤酒等使用國產大麥為主的啤酒廠商。有數據顯示,2007年我國啤酒大麥的種植面積將突破1000萬畝,啤酒大麥總產量已達220萬至230萬噸,這顯然是個好消息。值得擔憂的是,國產大麥由于總體質量低于進口大麥,不知道大量使用國產大麥會否影響到啤酒的質量。
在國際方面,由于此次漲價主要是受澳大利亞大麥出口急劇減少的影響,所以澳大利亞2007年下半年的產量能否提高就成為國際上非常關注的問題。據澳大利亞農業與資源經濟署于6月17日發布的農業報告顯示,由于4月底5月初有一場暴雨降臨大麥主產區,預計2007年澳大利亞冬大麥的收成將恢復到900萬噸的水平(2006年這一數據為330萬噸。澳大利亞北京大使館農業處工作人員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去年是澳大利亞旱災*嚴重的一年,但今年會有所好轉,大麥產量應有較大幅度的提高。在加拿大農業及農業食品部預計該國2007年將保持2006年大麥出口量的情況下,澳大利亞的大麥增產是一個積*的消息。國際谷物理事會*新發布的報告顯示,預計2007/08年度全球大麥產量為1.5億噸,比上年增長1200萬噸,其中歐盟播種面積提高,尤其是春季大麥,可能會提振歐盟大麥增產。在此情況下,分析人士認為,明年全球大麥的供需狀況可能會發生變化,價格上漲壓力將得到有效緩解。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