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炎炎夏日里,
根據統計,4到6月份各縣(市)區抽檢醬油、食醋、乳粉、餐具、蔬菜、肉制品、飲料和冷凍飲品共計2376份,合格2255份,合格率為94.9%。其中醬油、食醋、乳粉合格率為****,而肉制品、餐具的合格率排名居后,分別為87.9%和92.5%。
從上報情況看,多數縣(市)區衛生監督部門能夠按照市衛生局規定的時限和要求上報抽檢材料,但也有部分縣(市)區存在遲報和漏報的情況。截至6月19日,裕華區、深澤縣、新樂市和平山縣相關部門對醬油、食醋、乳粉、餐具、蔬菜、肉制品、飲料和冷凍飲品的抽檢資料尚未上報;正定縣相關部門僅僅上報了對肉制品的抽檢材料;還有部分縣(市)區缺少一些產品的抽檢材料。
按照市衛生局有關要求,全市衛生監督部門將從7月份起依次對乳及乳制品(液態)、果凍和餐具、醬腌菜和蜜餞以及植物油和蔬菜等進行抽檢。對于抽檢出的問題產品,市衛生部門將按季度定期予以集中通報,對出現問題的單位予以依法嚴懲。
問題掃描
亞硝酸鹽、大腸菌群、細菌數量超標是熟肉制品“常見病”
此次通報的熟肉制品特別是散裝熟肉制品出現的問題成為了“重癥”。70余份不合格產品的不合格項目涉及亞硝酸鹽、大腸菌群、細菌總數等。
隨著氣溫的升高,熟肉制品中的細菌越來越容易滋生、繁殖,熟肉及其制品引發的細菌性食物中毒成為了市民夏季飲食安全的一大威脅。
據市疾控中心專家周吉坤介紹,根據有關統計,夏季是腹瀉的高發期,從對部分醫院門診量的統計來看,夏季腹瀉患者比其他季節多出兩到三成,其主要發病原因是食用了不干凈食物,其中不潔熟肉制品是一大誘因。
健康威脅:亞硝酸鹽:潛在的食物中毒隱患
在被通報的熟肉制品的不合格項目中,亞硝酸鹽是*可怕的健康殺手。七份被檢出亞硝酸鹽超標的熟雞爪、下水等熟肉制品主要來自肉食攤、肉食店。
據市衛生監督局的食品衛生專家徐瑋介紹,亞硝酸鹽主要指亞硝酸鈉和亞硝酸鉀,是白色不透明結晶的化工產品,形狀*似食鹽。成人攝入亞硝酸鹽0.2克到0.5克即可引起中毒,3克即可致死。
鑒于以上原因,國家對食品中的亞硝酸鹽殘留制定了嚴格的限量標準,但由于高濃度的亞硝酸鹽可改善肉制品的感觀色澤、縮短肉制品的加工時間,因此肉制品亞硝酸鹽超標的現象時有發生。
中毒癥狀:亞硝酸鹽中毒發病急速,一般潛伏期1—3小時,中毒的主要特點是由于組織缺氧引起的紫紺現象,如口唇、舌尖、指尖青紫,重者眼結膜、面部及全身皮膚青紫。中毒者會出現頭暈、頭疼、呼吸困難、惡心、嘔吐、腹痛,嚴重者昏迷、驚厥、大小便失禁,甚至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大腸菌群、細菌數量超標:引發夏季腹瀉
大腸菌群、細菌數量超標,是熟肉制品在此次抽檢中暴露出的主要問題,是一些中小餐館的通病。
“大腸菌群、細菌數量可作為食品被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標志。”徐瑋表示,食品中細菌數量越多,說明食品被污染的程度越重、越不新鮮、對人體健康威脅越大。在我國的食品衛生標準中,針對各類不同的食品分別制定出了不允許超過的數量標準,借以控制食品污染的程度。同時,食品中細菌數量越少,食品可存放的時間就越長。
市民采訪: 吃了小攤熟牛肉上吐下瀉
省會王女士前幾天在小區門口的攤點上買了半斤熟牛肉,可吃了以后一家三口都鬧肚子,還惡心想吐。“估計是小攤的肉不干凈,我第二天就把那個小攤舉報了!”雖然那個攤點已經因無證經營被取締了,但王女士一提起熟肉制品依然心有余悸。
到底干凈不干凈怎么分辨?
“大熱天,哪有心情在家里燉魚、燉肉。一饞了就到外邊買點兒,可沒想到熟肉制品有這么多安全隱患!”酷愛肉食的趙先生一到夏天就經常到家門口的路邊店買雞爪等熟食。但在得知此次通報的情況后,趙先生猶豫了,“商店里的賣得熟肉味兒還不錯,可到底衛生狀況如何,我也看不出來,以后該如何買這些熟食呀。”
專家支招:
“在夏季購買熟肉制品一定要留心商家的衛生狀況,特別要小心不要受到路邊無證攤點的侵害。”徐瑋建議市民在夏季購買熟肉制品時,特別要注意以下幾點:
熟肉制品是直接入口的食品,消費者回家基本上是簡單切拌后直接食用,因此一定不能買受到污染的熟肉制品。尤其留心不要購買路邊攤販或批發市場裸露銷售的熟肉制品。
購買帶包裝的熟肉制品時,注意包裝要密封,無破損。而且規范企業生產的產品包裝上應標明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等。
不要挑選色澤太艷的產品,具有這些漂亮的顏色很可能是因為人為加入了人工合成色素或亞硝酸鹽。
有的熟肉制品要冷藏,一些產品要儲存在特定溫度以下,溫度高,產品就容易變質。購買時,消費者一定要看清儲存溫度要求,尤其是夏季高溫季節更應注意。
熟肉制品*好到大商場、大超市去購買,因為這些場所有正規的商品進貨渠道,產品周轉快,冷藏的硬件設施好,產品質量有保證。
此外,消費者如果要外出用餐,*好選擇食品衛生信譽度等級為A級或B級的餐飲單位。
問題掃描:
在此次集中通報中,餐具抽檢的合格率僅僅高于熟肉制品,有20份抽檢樣品不合格。
一些飯店的碗、盤子、酒杯、茶杯、筷子等餐具紛紛出問題,這不免讓消費者在飯店就餐時有些不安,尤其是在夏季細菌容易繁殖的季節。
健康威脅:
據徐瑋介紹,對餐飲單位的餐具進行
抽檢,主要是檢測大腸菌群。大腸菌群出問題,說明該樣品近期被污染。出現該情況可能一是因為餐具沒有清洗消毒干凈,二是因為接觸餐具者的手沒洗凈,還有可能是餐具長期暴露于空氣中造成的。
消費者使用這些餐具吃飯,如果自身抵抗力不夠強的話,就有可能被染上腸道疾病。而且一些不干凈的餐具可能帶病菌,會引起以食源性為主的疾病傳播,如腹痛、腹瀉、腸胃道疾病等。
市民采訪:
吃完米飯看見死蟲子趴碗底
“一些飯店的餐具簡直沒法用,前些日子我在一家小餐館用餐時,竟然在吃完米飯后,竟然發現有一只死蟲子貼在碗底,惡心死了!”這次經歷讓省會周先生不敢再到小餐館就餐。
餐館刷碗就在大盆里涮涮
“有一次在餐館吃拉面時,我看到煮面大鍋的旁邊放著兩個大盆,服務員將顧客用過的碗放在兩個大盆里逐一涮洗后,就拿出來重新給后來的顧客使用,當時我就吃不下去了。”省會張女士也有著同樣的經歷。
專家支招:
徐瑋建議市民,為了健康,夏季到餐館就餐,應到選擇有衛生許可證的正規餐廳,*好選擇食品衛生信譽度等級為A級或B級的餐飲單位。其次,點菜時盡量多點熱菜,少吃涼拌菜。同時,對于擺在餐桌上的餐具,消費者要多留個心眼,對于有明顯油膩的餐具,應提高警惕,要求服務員更換。
■新規發布
新規嚴管餐館餐具消毒
將于7月1日起施行的《石家莊市餐飲業食品衛生管理辦法》明確要求,建筑面積在100平方米以下,不具備消毒條件的餐飲業加工經營場所,餐飲具必須采用集中消毒或使用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同時,《石家莊市餐飲業食品衛生管理辦法》還對其他面積餐飲業加工經營場所的餐具消毒進行了具體的要求。
按照規定,市衛生行政部門將遵循保障消費者健康、保證餐飲具衛生、布局合理、方便經營的原則,根據餐飲業生產經營者的數量、餐飲具集中消毒需求和供應范圍,制定餐飲具集中消毒企業設置規劃,報經市人民政府批準后予以公布。
餐飲具集中消毒企業應具備下列條件:具有法人資格和相應的資金;具有相應的消毒場所、設備、營運工具;工作人員經健康檢查取得健康證明并培訓合格;布局合理,工藝流程符合衛生要求,具備對餐飲具消毒效果檢測的條件;提供符合標準的消毒餐飲具。
?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