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 食品質量安全涉及千家萬戶,也直接影響黨中央提出的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的總要求的實現。食品質量安全問題,一直是全社會的關注的焦點之一。幾年來,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在和全國各地質監部門共同開展的打假制劣的工作中,摸索并總結出食品造假方面的一些特征和相關識別方法。經與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共同討論整理后,現發布如下,拋磚引玉,以期引起社會各界更多的思考、卓見。
一、食品 假冒偽劣五個特征
造假地域多選擇在農村、城鄉結合部。
農村、城鄉結合部由于管理、執法、監督相對較弱,隱蔽性強,加之交通方便,距市場較近,大量的造假者集中于城鄉結合部進行造假活動。如:某市郊的“注水雞肉”村,200多戶人家,幾乎家家在早上4點鐘左右開始加工注水雞,5點多運到市內批發市場進行銷售。
制假手段
1、利用化學原料。
造假者往往利用有害健康的化學原料的各種特性,改變劣質食品的顏色、形狀、味道、作用,到達以假亂真的目的。那些顏色黃黃的,味道香香的熟肉制品往往引人食欲,豈不知有的竟用變質的原料經過化學消毒制作而成的。一次,執法人員根據舉報摸到了郊區一戶人家,煙囪深夜還冒著煙。走進家里一看地上一堆死雞,有的雞屁股都發霉了。一鍋消毒液和一鍋香料調成的湯,就成了一條“童子雞”流水生產線。經審問這一業主每天騎摩托車在各村的養雞場轉,專門收購病雞、死雞(價格便宜回來加工。其他,如非常白的開心果、銀耳、牛百葉,都是利用高,留化學試劑熏蒸、漂白的結果。
2、傍大款,穿馬甲。
其一,冒充國內**。名目繁多的龍口粉絲、德州扒雞、杏仁露、92干紅等等充斥市場,傍**,沾原產地的光,屢見不鮮。其二,仿國外品牌。美國開心果,到處都是。不僅國內企業企業深諳此道,還有甚者,執法人員在江南某市查獲西班牙兩兄弟用20元500克的紅酒酒基,生產了XO、人頭馬、拿破倫等157個國外品牌的紅酒,冒充進口,故弄玄虛,成本僅十幾元賣到一百到幾百元。其 三,低檔冒充高檔。如用習水大曲裝進茅臺酒瓶,僅批發價格就從20多元一下蹦到了200 多元。又如南方某啤酒廠用8度麥芽含量的啤酒冒充11度,專門銷往農村市場,把農民兄弟當成了“消廢者”。
3、敗絮其中。
食品原料直接關系食品成本,造假者在這方面動的腦筋*多 。
其一,過期食品。
過期食品到跑哪里去了? 善良的人們往往想當然會認為過期食品會銷毀。其實有一部分造假的不法之徒專門對過期食品進行重新加工,或采取更換標識的手段,實現對過期食品的“變廢為寶”。如:有的香腸生產商,把過期的香腸脫去衣服重新加工,傷天害理。有的超市把發干 的面包噴水后包上新薄膜繼續銷售;又如腐乳和臭豆腐過期以后,有些造假者以低價買去,重新換上包裝送到商店出售。據介紹,這類過期的腌制品長時期存放易生成致癌物質。
其二,回收利用。
水煮魚使用回收油是公開的秘密,收購泔水油、地溝油提煉食用油已時有發生。“回收油”對身體表現出來的損害主要是慢性的,如降低腸胃功能、傷害肝臟、促進衰老和心血管疾病發生等。由于烹調時溫度較高,繁殖起來的細菌會被殺滅,所以不容易發生細菌性食物中毒,讓大家在短期內看不到它的危害。而泔水油則是毒油,吃上就不得了,什么病都可能有。
其三,反復使用。
如不少早點攤炸油條的油反復使用,顏色都變黑了,致癌物劇升,還在繼續使用。還有的使用從麥黨勞、肯德基淘汰的油,炸制食品。
其四,非本食品原料。
隨著執法打假力度的加大,造假者偵察防犯的能力不斷增強,采用科技手段,提高技術含量來制假,用非本產品原料,來生產產品。如用水解蛋白制造鮮奶,用造綠色油漆的原料把存放時間長的變黃茶葉,調成碧螺春綠茶等。這些工藝是有相當的科技含量才能實現的。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