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3 來源:互聯網
2015年年初,一篇名為《去日本買只馬桶蓋》的文章在網絡熱傳,引發了一場關于中國制造的全民熱議。文中所說的“智能馬桶蓋”也成了熱門產品。日前,質檢總局聯合水利部、全國節約用水辦公室組織對智能坐便器產品質量進行了國家監督抽查,45批次智能坐便器產品中有18批次產品不符合標準要求,抽查合格率為60%。
據介紹,智能坐便器起源于上世紀60年代的美國,但該項專利在上世紀70年代末期被日本企業獲得,隨后以東陶、松下和伊奈等為首的日本企業不斷完善該項技術,逐步形成了集溫水沖洗、坐圈加熱、暖風烘干及殺菌除臭等功能為一體的現代化產品,90年代末被引入我國。從產量看,2014年我國智能坐便器年產量約為200萬套,其中內銷約為90萬套,其余主要出口到日本、韓國等地區。從企業分布看,我國智能坐便器及相關智能配件生產企業約有80家,主要集中在浙江(約20家)、廣東(約35家)、上海(約5家)、福建(約5家)四大智能衛浴產地。
從發展模式看,智能坐便器生產企業可分為3類,一是外資或中外合資企業,如東陶、松下等;二是國內電子企業自產自銷,如三花良治、浙江維衛、九牧廚衛、星星便潔寶等;三是陶瓷生產企業與電子便蓋企業聯合研發生產(個別企業獨立生產),以配套出售為主。從市場普及率看,我國智能坐便器的普及率不到1%,而日本普及率超過90%,韓國普及率接近60%。
李業成工程師告訴記者,在本次抽檢的不合格產品中,有17批次產品的坐圈材料耐熱耐燃試驗不合格,6批次產品的水箱安全水位不合格,4批次產品的安全水位技術要求不合格。
李業成說,智能坐便器是水電高度結合的產品,一旦器具滲水漏水或受潮,很容易導致短路,再加之國內智能坐便器的使用環境大多是沒有干濕分離的衛生間,因此如果防水防潮不到位,產品就很容易因為滲漏水、受潮、積塵而短路,嚴重的可能會引發起火。耐熱和耐燃項目主要是考察坐墊材料的耐燃性能。該項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企業為了產品美觀,避免影響產品成型后的外觀顏色,在坐圈生產過程中未添加阻燃劑或添加阻燃劑不夠量,存在燃燒、起火危險。另外,智能坐便器是由相當多的電子配件組成,大部分中小企業不具備配件生產能力,通常是采購配件進行組裝。一旦企業對所采購配件的質量監管不嚴,就會導致成品質量不合格。
安全水位技術要求及水箱安全水位不合格,是指水箱配件在水箱內安裝好后的有效工作水位(WL)、溢流水位(OL)、臨界水位(CL)、盈溢水位(SL)、非密封口*低水位(NL)這5個水位之間的安全距離不符合要求。使用安全水位不合格的產品,一旦供水管道由于停水、壓力下降而產生真空時,坐便器水箱中的水就可通過進水閥進水口反向吸入供水管道。由于我國國內的飲用水網與潔具用水網屬于同一個水網,交叉污染的危害可想而知。
除了以上3個項目之外,在日前江蘇等地開展的智能馬桶蓋監督抽查中,暖風溫度項目也是不合格的“重災區”。據李業成介紹,暖風溫度不合格的產品,可能會燙傷人體敏感部位,尤其對于兒童、老人、服用藥物、飲酒過度、過度疲勞等身體感知能力較弱的人群,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傷害。這一不合格的原因一是企業沒有在暖風模塊設置合理的溫控元件;二是暖風模塊的溫控元件因老化或者受潮而故障或者失效,導致暖風溫度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李業成告訴記者,智能坐便器是水電一體化的產品,產品功能通過一系列電子元件控制完成,使用過程用電安全至關重要。他建議消費者在購買前,應要求商家進行通電通水試驗各個功能是否正常,功能控制是否靈敏穩定,同時用手感受坐圈溫度、水溫、風溫是否正常。
使用提示
● 智能坐便器盡量安裝在遠離淋浴區間的位置;淋浴過程禁止用水噴淋智能蓋板。
● 產品旁邊切勿放置暖爐或點燃的香煙,煙頭等燃燒物體不能丟進坐便器。
● 長時間坐于坐圈上時,應把坐圈溫度調節到低擋,防止低溫燙傷;兒童、老人、病人、殘疾人、服用藥物、醉酒、過度疲勞等人群應將坐圈溫度調節在低擋。
● 冬天長時間不使用的產品,應將水箱的水排放干凈,防止結冰爆裂,破壞產品電氣絕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