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當時間的鐘擺指向新年,行業的鐘擺則指向了強國建設的關鍵期。辭舊迎新之際,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大鵬接受采訪,回顧2016、聚焦2017,溫故知新,展望中國服裝強國夢 陳大鵬提出:中國服裝人務實調整、踏實創新的精神和態度為2016年留下深刻烙印;2017年,行業正迎來全新一輪的發展期,行業轉型升級進入深化期,“十三五”服裝強國建設進入關鍵節點;未來,中國服裝協會責任在肩——推動服裝產業向時尚產業轉型,為行業培養“大師”、推動“**”建設,形成時尚“大事”,將成為協會履行責任與使命的重要著力點和落腳點。 回顧2016——昂揚向上,創造“十三五”良好開局 “2016年,全行業以昂揚的斗志為‘十三五’服裝強國建設開創了良好開局。”在提及剛剛過去一年為行業人留下怎樣的印象時,陳大鵬表示,在全球經濟低迷、中國經濟轉型和消費變革的交織下,盡管行業總體發展增速進一步放緩,但行業企業積*調整、轉型,他們對行業發展的信心、務實創新的能力、活力和精神,呈現出行業全新的發展面貌和局面。 回顧這一年,服裝行業發展的主流依然平穩良性,轉型調整的效果正逐漸顯現,整個行業真正步入新的轉折點與分水嶺,在消費升級、產業變革的大背景下,邁進新一輪的發展期。 回顧這一年,行業企業祛除浮躁,企業家精神通過多年磨礪,更加成熟、理性、務實,他們更加關注消費的變化、產品的研發設計和品質制造,關注新技術的應用、模式創新、人才建設,積*應對不斷升級、不斷變革的個性化消費需求和市場變化。 回顧這一年,作為重要的基礎性消費品產業,中國服裝業迎來重要政策的相繼出臺,為行業、企業的創新發展創造了有利的宏觀環境,國務院部署開展消費品工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專項行動,營造良好市場環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著力振興實體經濟”列為2017年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四大重點工作之一,并用質量、創新、品牌和工匠精神這四個關鍵詞明確了振興實體經濟的主攻方向,給出了實體經濟振興的著力點。 展望2017——科技、產品、創新、集群、文化、人才,全面開啟強國建設 2017年,“十三五”服裝強國建設將全面開啟。陳大鵬強調說,“2017年,將是產業深化改革、調整轉型的關鍵節點,我們也將肩負起建設紡織服裝產業強國的新的責任與使命。”談及服裝強國的建設,陳大鵬從行業全局的角度列舉了亟需著力的六大要點: **,科技,以推動兩化深度融合、智能制造新技術應用為發展核心,提升效率、柔性化生產以及市場應變能力,行業需要加強數據驅動能力,數據思維要成為產品研發、運營管理和流轉效率的重要動力。新技術是行業創新的重要支撐,它將為全產業鏈帶來貫穿其中的新動能。 第二,產品,推動“三品”戰略+創新。“三品”戰略是對產業本質、本源的重申,也是構建新的產業文明和商業文明的前提與基礎。“三品”戰略+創新,應成為行業在新時期發展的重要發展觀和價值觀。 第三,創新,形成產業鏈集成創新。在新技術發展的背景下,以創新驅動上下游的協作與協同,形成從材料、生產、設計、物流,到管理、營銷、金融、資本整個產業鏈的集成創新、協同創新和產業互聯網體系的建設。 第四,集群,實現產業集群的升級。產業集群的整體水平決定著中國紡織服裝產業的高度,專業、專注,具有創造力的中小企業是行業的脊梁,是行業強國建設的*重要基礎與支撐。 第五,文化,提升產業的文化創造能力。一方面著力提升產業的文化創意能力、文化創造力和表現力,適應當代生活方式與新文化的需求,同時為產業注入中華文化內涵,強化產業文化建設,提升產業的綜合文化軟實力。 第六,人才,提升行業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人才建設是服裝強國建設的根本,專業化程度高的多層次人才隊伍,是推高整個產業素質和產業創造力的決定因素。 展望未來——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腳踏實地 展望未來,陳大鵬一再強調說,“在消費變革、科技革命之中,我們的行業正迎來全新一輪的發展期。”那么,在挑戰與機遇面前,中國服裝行業、中國服裝企業、中國服裝協會又將如何布局未來,迎戰制造業新的“黃金時代”? 從微觀企業的角度,中國服裝企業越發找到了自己的思維與節奏。在中國服裝協會組織的眾多重要展示與交流中,中國服裝企業家積*互動、綢繆未來。而陳大鵬將服企發展之道凝練為四大核心要點: **,在轉型發展期,企業需明確定位,真正認清自身的核心能力,有所為有所不為,形成與眾不同的獨到性優勢;第二,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腳踏實地,回歸到產品本質的角度,提升文化創意能力,在戰略思維下精耕細作;第三,運用新技術,啟發新思維,運用于管理創新、模式創新,同時“補課”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第四,擔當社會責任,加強誠信建設,做產業鏈、市場中“智商”、“情商”并重的企業,才能贏得成功與尊重。 展望“十三五”,中國服裝協會作為服務于政府、行業、企業及社會的行業協會,又將如何助力服裝強國建設? “中國服裝協會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文化建設,未來,產業的文化建設將成為產業強國建設的重要內容。”陳大鵬進一步闡釋說,一個產業的**力和話語權,依靠的不僅僅是產品和服務,更要依靠將其升華為文化,紡織服裝產業要通過時尚文化去**新的經濟發展形態。而一個產業的軟實力,就是文化自信、文化表現力、文化創造力、社會責任建設的綜合顯現,更是中國服裝產業由大到強的重要體現。 “‘十三五’期間,中國服裝行業將全面走向升級,我們的創造力、創新力以及價值創造力將全面提升,我們的品牌建設、文化建設以及時尚話語權將不斷增強,我們的行業也將由服裝大國邁向服裝強國。”陳大鵬坦陳,繼往開來,砥礪奮進,中國服裝協會將著力于為行業在技術、文化及責任發展等方面開展更多有價值的服務工作——這將成為中服協履行責任與使命的重要著力點和落腳點。(中國服裝協會)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