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近期棉花走出一波漲勢,市場又增加幾分興奮感,在原本庫存增加、需求轉淡的節點,棉價有如此表現,外界頗為疑惑。未來如何演繹,其實大家更為關心。
棉花當前不是簡單的投機價值 而是具有一定的投資價值
資深棉花專業人士董雙偉認為,近期棉花上漲主要有兩個背景,**個背景是價格處于低位,并且一段時間以來持續低于植棉成本,因此棉花當前不是簡單的投機價值,而是有投資的價值。12月23日上漲之前,國內棉價一直低于國外棉價,在**價格偏低的情況下仍然倒掛,歷史上很少出現。第二個背景是中美貿易關系緩和,棉價逐步開始修復,當前價格走勢已經反映了一部分,未來要更多關注中美貿易協議里面的農產品購買細節,如果購買數量超預期,將可能繼續引發美棉期末庫存減少,價格仍有走高潛力。
美棉和國產棉到底誰在**趨勢發展
董雙偉說,按一般大家理解,中國作為棉花缺口國,棉花應該先漲,但這次正好相反。ICE跌破60美分/磅以后,價值被低估,加上中美貿易關系緩和,中國采購預期增加,外盤壓力減輕后**發力。國內方面,在倉單的持續壓制下,鄭棉期貨一直沒有啟動,原本中國棉花供給年度存在缺口,加上內外棉價差倒掛,資金看到自然就會做多,致使鄭棉兩三日內漲至152 0173 3840元/噸以上,價格很快得到修復。
另外,印度因素也值得關注。不考慮中美貿易摩擦情況下,根據簡單測算,印度收儲價格大概在74美分/磅左右,折合ICE期棉價格大概在70-72美分/磅,基本確立美棉的底部,因此現階段無論美盤還是鄭棉都可以看作是一種對貿易摩擦緩解后,對平衡表的修復性的上漲。
中國進口美棉的數量對棉價上漲高度影響大
董雙偉表示,按照目前市場獲取的信息,中美是否在1月15日順利簽約**階段協議,此時間節點對市場接下來影響十分關鍵。目前中美雙方都沒有透露具體農產品的采購數量細節,即便中國采購30-50萬噸,美棉期末庫存在USDA連續調低三個月后(157萬噸調低至120萬噸)再次減少30萬噸同樣不容小覷。因此,只要中國確定較大數量采購,內外棉價就可能仍會維持偏強震蕩,內外價差回歸到正常合理水平。
理性看待倉單和階段性庫存壓力
董雙偉認為,目前國內套保、階段性庫存壓力依然偏大,但越往后發展,壓力越小,尤其是一季度市場。前期行業主流認為棉花資源階段性太多,價格漲不上去,這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對此現象要進行結構化分析。棉花資源已經顯性化,且全在工商業庫存和倉單里面,近三四年紡織企業隨用隨買,盡量降低原料庫存規模的采購模式,一旦春節后紡企開始采購趕工夏季訂單,補庫帶來的期現聯動、產業鏈傳導順暢,棉價再次大幅波動不可避免。他認為在一季度,只要和市場預期基本符合,棉價可能繼續回歸正常估值,甚至某個階段進入升水的一個狀態,當然需要密切關注的風險因素,除了宏觀上中美貿易一季度協議具體簽署及細節外,產業鏈能否有效傳導同樣值得注意。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