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紡織市場進入了一個不景氣周期,在這樣平淡的行情下,總會出現一些平時看不到的情況,筆者就簡單描述幾個近期紡織市場出現的比較有代表性的現象,而這些現象背后就蘊含著行情,或者說,它們就是行情本身。
大單變少,小單變多
現象:在走訪過程中,許多布老板都在說,雖然現在行情不太好,但是市場上的訂單數量并沒有比往年少太多,只是相對的,幾萬米甚至是幾十萬米的大單變得*為罕見,而幾百上千米的小單變多了。
原因:除了織造企業面臨著巨大的庫存壓力外,服裝企業面臨的庫存壓力也沒有小到哪里去,再加上現在網店興起,人們對款式、性價比等有了更高的要求,服裝企業不可能再像以往那樣“任性”。
預測:未來大單的數量只會比之前變得更少,單子“小而多”的情況將會成為一種新的常態。
機遇:誰能先適應這種新常態,誰就能在未來的紡織市場中占得先機。
東南亞訂單數量增加
現象:在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1-5月進出口數據中顯示,東盟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了中國第二大出口地,中國對東盟的紡織品數量也在快速增長中。據不完全統計,在盛澤市場里,孟加拉、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市場訂單占比目前要達到22.5%左右,并且這個比例在不斷增加。
原因:隨著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興起,加上紡織品產業逐漸轉移,越南、孟加拉等東盟國家已經成了中國紡織品出口一個重要的中轉站。
預測:未來幾年內,面向東南亞國家的紡織品出口將以一個較快的速度不斷增長。
機遇:東南亞國家的面料出口以薄利多銷為主,且需求越來越大,抓住了,未來幾年內都是一個穩定的客源。
拋貨現象多,變成了“常規操作”
現象:現在市場上出現了很多常規產品拋貨的現象,不少織造企業都把坯布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進行拋售,但可能是因為拋貨的人太多了,哪怕拋貨了,很多情況下布還是賣不出去。
原因:受外圍織機產能增長速度過快影響,市場上常規產品供大于求,加上市場原本就不太景氣,*終導致織造企業庫存數量過大。庫存過大帶來了很大的資金壓力,只能拋庫存維持運營。
預測:供大于求的狀態不扭轉,拋貨現象還將持續。
機遇:現在的原料和坯布價格都處于低位,未來總有能上漲的時候。
旱的旱死,澇的澇死,兩級分化嚴重
現象:雖然有很多企業表示日子非常難熬,但是我們也發現,一些紡織企業表示現在過得還不錯,低迷的行情并沒有對他們造成很大的影響。
原因:這些過得還好的企業一部分是貿易商,沒有坯布庫存的壓力,現在市場上訂單并不缺,但是壓價情況比較明顯。不過好在市場上坯布、印染、后整理等環節目前“一路綠燈”,單子做起來比較順利。另一部分企業則是具有自己的特色,與市場上的常規產品做出了差異性,因此受常規產品供需失衡的影響比較小。
預測:隨著市場上常規產品供大于求的情況愈演愈烈,兩*分化的情況會越來越嚴重。
機遇:說明現在市場上并不是完全沒有訂單,需求還是存在的。
停產還是不停產,這是一個問題
現象:6月11日,某織造企業發布了停產通知,在朋友圈內廣泛被轉發。目前也有不少布老板也在糾結停產還是不停產的問題。
原因:不停產吧,生產出來的布賣不掉,哪怕賣也是保本甚至虧本在賣,大家都在拋貨,有時候虧本賣也不一定能出貨,庫存**天積累起來,資金周轉壓力也越來越大;可停產吧,一方面工人都走光了,一旦停下來再想開工很難,另一方面會不會給人造成經營不善的印象影響信心,更不用說停產了租金水電該付還是得付,因此不到萬不得已誰也不想停產。
預測:現在許多織造老板身上的資金壓力非常大,**肯定是拋貨,但是拋貨都拋不了的話,未來或許會有越來越多的織造企業會停產。
機遇:開機率下跌或許能夠穩定布價,為市場帶來一定轉機。
編后語:行情越差的時候,機會與抓住機會的能力就顯得越發重要。望布老板們都可以把握住行情,抓住機遇,熬過這段困難的日子。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