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嚴冬不肅殺,何以見陽春”。度過了2016年的*冷“寒冬”,2017年面料行業感受到了“冬去春來”的氣息,轉型的陣痛期逐漸遠去,整個行業的市場情況已經走向正軌,雖然還存在一些待解決的問題,但新業務的耕耘、新政策的實施讓2017年的面料行業充滿著“智造”新氣象。
海外投資
加碼“一帶一路”建設
影響力:★★★★★
今年,中國面料企業更加積*地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主動作為,動作頻頻。
作為全球**的高檔色織面料供應商,山東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經先后在柬埔寨、緬甸、越南等地投資設廠。該公司副總經理張建祥表示,“一帶一路”沿線的東南亞地區具有區位優勢和勞動力成本優勢。
“20年來,我們始終保持著穩健的增長勢頭,產業鏈升級和智能化改造進程的加速,保證了企業發展的增速以及可持續高位,而這些與我們抓住‘一帶一路’機遇,通過全球化布局打造的全產業鏈優勢密不可分。”南山紡織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趙亮說:“未來,我們將借助‘一帶一路’到更多的國家去落地生根,進一步完善全球化布局,逐步從傳統生產加工型企業轉型為以品牌導向為主的全球型紡織服裝公司。”
“目前我國紡織工業出口達到3000億美元量級,‘一帶一路’將為紡織業國際合作提供更多機遇。”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高延敏說,工信部將適時出臺紡織業國內外聯動布局指導性意見,明確具體支持政策,鼓勵企業跨國建設棉花、羊毛等境外原料基地,穩定原料供應,加強目標市場屬地銷售品牌建設和渠道開拓能力。
編輯點評:
越是面臨下行壓力,越要在更廣闊范圍尋找出路。2017年,中國紡織企業海外布局已規模初成,中國紡織業“走出去”之行愈發順暢,各方均報以*大的熱誠共促中國紡織業邁向國際、布局全球。從今年的“走出去”成果來看,中國紡織業的骨干企業主動進行國際布局的意識明顯提高,并以全球視野進行產業鏈上下游優質資源、先進研發能力和技術、終端渠道等領域的投資與并購,以此構筑起了國際競爭新優勢。
△
企業更名
重構未來發展方向
影響力:★★★☆☆
相比枯燥無味的財務報表,企業更名或許更能刺激大眾的神經。在今年,“山東濟寧如意毛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山東如意毛紡服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證券簡稱由“山東如意”變更“如意集團”;“華孚色紡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華孚時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證券簡稱由“華孚色紡”變更為“華孚時尚”。
“公司重新進行了業務布局,以紡織服裝供應鏈為線索,除了經營紗線業務以外,也延伸了經營業務。”華孚方面表示,圍繞企業戰略,公司積*進行業務布局,“現在公司業務已超出‘色紡’范圍,公司現有名稱‘華孚色紡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華孚色紡’已不能準確、全面地體現公司未來的發展戰略和目前實際業務特征。”
如意集團董事會秘書徐長瑞也道出了企業更名的原因:“公司主營業務已由單一的精紡呢絨面料延伸到下游的服裝設計、生產及銷售,完成了公司毛紡服裝產業全產業鏈的布局,是公司實現戰略目標的重要一步。”他表示,面料生產的低附加值限制了如意集團的快速發展,啟動服裝產業的整合,觸角向毛紡服裝全產業鏈延伸,面向高端時尚產業,可以提升公司產品的附加值,打開公司的贏利空間。
編輯點評:
企業的發展,其實就是持續創業的過程,而更名恰恰是一個契機,讓企業在鞏固原有的產業基礎上,從深度和廣度上進行延伸和拓展。對于華孚、如意等上市公司向服裝領域、時尚產業延伸的動作,業內專家分析,由于紡織品只是中間產品,處于價值鏈的低端,要重塑高端價值鏈,就必須向終端進行延伸。因為產品越貼近消費者,品牌對價值鏈的掌控能力就越強,也越具有定價話語權。
△
“藍海”變紅
數碼印花競爭激烈
影響力:★★★☆☆
在今年舉行的柯橋紡博會上,各大企業展出的數碼印花面料占據了半壁江山,不少企業攤位都爭相打出“6元/米”、“底價銷售”等促銷招牌。相比于幾年前的剛剛起步,如今家喻戶曉的數碼印花經歷了快速發展的階段。可是當數碼印花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其中難免會暴露一些問題,比如日漸興起的“價格戰”,讓這片“藍海”日漸變“紅”。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業負責人表示,隨著數碼印花技術的不斷發展,墨水、紙張、設備成本直線下降,使得數碼印花廠的門檻變得越來越低。“現在數碼印花企業間差別不大,導致同質化競爭加劇。就拿打樣舉例來說,以前彈力雪紡面料打樣報價大概在50~60元/米,而現在,大家對潛在客戶都很珍惜,有些打樣免費,收費的價格也僅在20元/米左右。”
“一臺活性打印機才6萬多元,上漿每米1.5元,蒸化水洗每米1.5元,墨水每米1.5元,再加上房租水電,成本大概在每米6元左右,投入并不大。此外,數碼印花成本里面轉印紙也占到很大的比例,紙張從現在的70g發展到50g甚至更低,超薄紙張一旦面市,那又會是一場降價風波。”四川穿棉印染有限公司銷售代表陳麗表示,為了回避日趨激烈的低價競爭,公司近年來已把銷售向俄羅斯等國外地區轉移。
編輯點評:
有人比喻數碼印花就像一朵正在盛開的花,將逐漸綻放出*美的容顏。但是,如今數碼印花還未茁壯成長,就已露出“價格戰”的端倪。專家表示,數碼印花行業要想發展的更好,只有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一條路可走。不論任何行業,唯有靠產品品質、合理價格、售后保障才能長久的生存下去。
△
技術加持
“智造”概念深入人心
今年,技術創新方面的開發成為眾多面料企業關注的重點。“當前,全行業都在推崇‘制造’變‘智造’這一概念,新產品如果科技含量不夠,我們根本就不好意思拿出手。”在今年的采訪中,多位面料企業相關負責人都特意向記者強調。
在今年10月舉行的Kingpins牛仔精華展上,北江紡織推出牛仔面料新品Refibra系列,展示了與蘭精公司一同推動丹寧行業循環發展的*新研發成果。據了解,該系列產品采用了兩大創新理念,結合了循環再利用的廢棉,可以減少從大自然中獲取更多原料,降低對天然資源的消耗。同時,還特別研發了全新的識別系統,確保整個加工產業鏈的高度透明,使消費者可以識別紡織品中的Refibra面料。
根據消費者對紡織品健康、時尚、環保的新需求,今年魏橋紡織研發中心立足企業自身資源和技術優勢,將材質應用創新與新型紡紗技術相結合,在前期開發了一系列艾維植物成分抗菌紗線及面料的基礎上,又開發出艾維植物成分抗菌“空芯”和“包芯”兩個系列的差異化紗線及面料產品,打造出**企業特色的優勢產品。
編輯點評:
從“制造”到“智造”,雖然僅有一字之差,但卻意味著紡織行業和企業的發展思路有了整體改變。在升級趨勢影響下,大而廣的產品已經不能吸引所有人的目光,唯有創新才能贏得市場掌聲。現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面料企業在注重技術方面的研發與創新,增加產品附加值。值得注意的是,增加附加值并不是將商品變貴,而是在同等品質下產品的性價比越來越突出。
△
環保標配
兩*分化現象加劇
影響力:★★★★★
2017年,環保關停潮愈演愈烈。在環保風暴下,面料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今年面臨著****的壓力,但也有企業投身于技術改造升級和綠色制造的時代洪流,讓銷售節節攀升。
石獅新遠輝化纖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全新自主創新開發的氨綸花灰鏤空夾條汗布,今年打破了國外壟斷,成功登陸歐美市場,成為2017年度中國面料之星。該面料的*大特點是無需染色,只要進行簡單的加工定型即可成品,無需用到染料,生產過程中無任何廢水排放,廢氣排放也大大減少。
新華寶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在今年引進了全套國外先進生產設備,生產流程實現電腦全程控制,攜手服裝生產企業開展高檔服裝面料開發,產品遠銷歐美、東南亞及國內各大市場。石獅市港溢染整織造有限公司將40%的產能轉向非常規面料品種,并進行嘗試性轉產,在全國**推出“水溶性硫化洗褪懷舊風格休閑面料”,成為“中國流行面料入圍產品”。
以綠色制造為目標,在今年,國內面料企業已先后開發出玉米面料、碳纖維面料、太*石面料、納米化纖面料等一批新產品和高端產品,大受國內外市場的歡迎。
編輯點評:
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用環保倒逼傳統企業升級轉型,借助科技促使企業轉換發展動力、轉變發展方式,邁向產業中高端,或能實現更高質量、更高層次的綠色發展。當然,環保成本不能只讓紡織經營戶來承受,政府也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做好引導、規范工作,不能停留在一限了之、一關了之、一罰了之。
△
淡季逆漲
原料成本一路走高
本該屬于紡織行業的淡季,今年卻“漲”聲不斷,讓無數面料企業負責人過得無比揪心。7月以來,PTA價格一改上半年的頹勢,價格從6月的485元/噸上漲到879元/噸。受到POY聯盟會議召開等眾多利好因素的刺激,滌綸長絲市場在7月也迎來“黃金季”,各產品價格重心接連攀升。
雖然不少面料公司正在派出大量人手“游說”同行漲價、提價,并且派出團隊向下游采購商解釋漲價原因。但說起漲價,談何容易。在今年采訪過程中,很多企業負責人向《中國紡織報》記者坦言,中小企業通常沒有議價權,即使原材料價格上漲,他們也不敢輕易變動成品價格。“如果我們價格上漲了,很多品牌就會改換合作對象。所以通常我們也只能慢慢跟著大環境,逐步調整價格。”浙江數興進出口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天天看著各類原料價格上漲,但是卻不敢提價,“即使是保本的價格,公司也不敢輕舉妄動。我們都知道,客戶對于供貨價格的敏感性是非常強的。”
各種“淡季不淡”的表現讓業內人士感到迷茫的同時,卻只能無奈接盤。基于這波漲價潮+環保風暴出現的時間點處于傳統淡季,因此波及到的面料企業不僅僅是抗風險能力較差的中小型廠家,部分大型面料企業也未能幸免,更是有種“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的無奈。
編輯點評:
上游原材料漲價和下游消費品傳導延遲,給處于中游窘境的面料企業造成“兩面夾擊”的局面。掌握價格主動權,成為面料企業“破題”的關鍵。只有產品做到不隨波逐流,企業才能面對“漲價”,泰然;對于“提價”,坦然。(中國紡織報)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