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除中國以外2014年度全球棉花庫存消費比企穩回升
????美國農業部USDA5月全球棉花供需預測報告,在對2013/14年度的數據進行修正的同時,首次公布了2014/15年度供需數據。
????2013/14年度,全球棉花總產2550.2萬噸,三大主產國中國、印度、美國的產量分別為:696.4萬噸、642.3萬噸、281 萬噸;全球棉花消費量2381萬噸,其中中國的消費量772.9萬噸;全球棉花期末庫存2152 0173 3840.7萬噸,其中中國、美國的期末庫存分別為1296.8萬噸、61萬噸。全球、全球(除去中國)、美國、中國的庫存消費比分別為89.51%、35.06%、20.1%、167.57%。
????2014/15年度,全球棉花總產調減36.4至2513.8萬噸,其中,中國產量減少54至642.2萬噸、美國產量增加34.6至 315.7萬噸,印度產量減少22至620萬噸;全球棉花消費增加53.5至2434.9萬噸,其中中國消費增加32至805萬噸;全球棉花期末庫存增加 81.7至2213.4萬噸,其中中國、美國期末庫存分別增加至152 0173 38407萬噸、84.9萬噸。全球、全球(除去中國)、美國、中國的庫存消費比分別為 90.9%(+1.4)、36.8%(+1.72)、29.1%(+9)、163.34(-4.23)%。由上可看到,2014/15年度全球棉花庫存消費比繼續攀升,同時除中國以外的全球棉花庫存消費比止跌回升。
????二、國內棉價與庫存消費比對應不統一
????回顧近10年鄭棉價格與中國棉花庫存消費比的走勢可見,歷史低庫存對應歷史高棉價,而歷史高庫存未對應歷史低棉價,主要原因是國家巨量收儲的托市政策。2010年和2012年歷史均價相近,但二者的庫存消費比分別是25.22%和139.89%。再看二者的波動區間,13000-14000的價格區間對應30%-50%庫存消費比,17000-21000的價格區間對應140%-160%庫存消費比。
????三、棉價/PTA比價呈觸頂回落趨勢
????眾所周知,棉紡行業三大原料為棉花、滌綸短纖及粘膠短纖。而PTA是滌綸短纖的主要生產材料,這使得PTA和棉花有必然的相關性,2007-2011年二者的相關度0.8,2011年棉花經過三年巨量收儲二者的相關性降低至0.72。PTA和棉花的相互關系主要通過PTA下游的滌綸短纖與棉花的替代關系而實現。
????棉花與PTA的比價特征如下:2005年-2010總體在1.5至2之間波動;2010年比價*高漲至3.5左右后下跌,直到2011年 9月比價停止回落,在后續的三年比價小幅回升,2014年再度突破3后但未創新高,目前回落至2.7附近。雖然二者沒有固定的比價,但卻呈現一條規律:經過每一階段的上升之后,比價都會有一個回落修復過程。從比價曲線趨勢看,有回落至2附近的概率。
????2014年PTA、PX新增產能集中釋放,PTA供應壓力加劇,成本端支撐又弱化,2014年上半年PTA年半年均價6400元/噸,預計全年均價上限6400-6600元/噸。
????四、2014年棉花直補元年,棉市重回市場經濟
????根據中央1號文件啟動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要求,經國務院批準,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農業部聯合發布2014年棉花目標價格,為每噸19800元/噸。“目標價格政策是在市場形成農產品價格的基礎上,通過價差補貼保護生產者利益的一項農業支持政策。實行目標價格政策后,取消臨時收儲政策,生產者按市場價格出售棉花。當市場價格低于目標價格時,國家根據目標價格與市場價格的差價和種植面積、產量或銷售量因素,對試點地區生產者給予補貼;當市場價高于目標價格時,國家不發放補貼。具體補貼發放辦法由試點地區制定并向社會公布”。
????補貼使得籽棉成本下降,補的越多成本降的越多,棉價重心越向下移。直補方式未定,但文件中明確按目標價格與市場差價補貼,明確取消臨時收儲。此文件消除限價補貼和托底的市場疑慮。
????2014年國內政策求變的方向明確,因此全球棉市將迎來大變局。全球棉花銷售渠道將不再單一化,因此國際進口棉與國產棉、棉花與化纖產品競爭性的降價銷售是主要措施。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