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9 來源:互聯網
巴央行聲明表示,巴中兩國的公共和私營企業在雙邊貿易和投資活動中可以自由選擇使用人民幣,巴基斯坦國家銀行已經制定了相關法規以促進人民幣在貿易和投資中的使用。同時,考慮到*近本地區和全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在中巴經濟走廊與中國的貿易和投資規模不斷擴大的情況下,巴基斯坦國家銀行預計,以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將促使對華貿易大幅增長,這符合兩國長遠利益。
巴基斯坦統計數據顯示,巴基斯坦從中國的進口額從去年的121.1億美元躍升至152 0173 3840.3億美元,其出口額從15億美元增至17億美元;巴基斯坦與中國的雙邊貿易逆差則從2012/13年度的40億美元擴大到2016/17財年的120億美元。
有經濟學家表示,在雙邊貿易中以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將減輕中國的外匯儲備負擔。
在以人民幣進行交易結算方面,中國與巴基斯坦自6年前便開始做出相關努力。
2011年12月,中國人民銀行與巴基斯坦國家銀行簽署規模為100億元人民幣和1400億盧比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并在2014年12月續簽該協議,旨在促進兩國關于本幣的雙邊貿易和投資。
2017年12月20日,負責監督履行中巴經濟走廊計劃的巴基斯坦內政部長伊克巴爾(Ashan Iqbal)首次透露中國正在尋求以人民幣結算雙邊貿易,他在媒體吹風會上表示巴基斯坦正在考慮中國提出的一項以人民幣取代美元結算巴中雙邊貿易的計劃。
1月2日,巴基斯坦國家銀行發表聲明,*終確認了人民幣在中巴貿易中作為結算貨幣的地位。
自2016年10月1日起,人民幣正式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成為繼美元、歐元、日元、英鎊后的第五種貨幣,其中人民幣權重為10.92%,位列第三。人民幣加入SDR,體現了國際社會對于中國綜合國力和改革開放成效,特別是人民幣國際使用功能的認可,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里程碑。
隨著人民幣儲備貨幣地位逐漸被認可,越來越多的央行和貨幣當局把人民幣作為其儲備資產。2016年11月30日起,中國加快了使用人民幣與其他國家進行交易結算的步伐,讓人民幣成為繼美元和歐元之后的第三種全球儲備貨幣。巴基斯坦央行這一舉措有助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