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4 來源:互聯網
眼下,沙灣縣2020年棉花采收、交售工作已經結束。在沙灣縣宏基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院子里,不同品種的棉團整齊地碼放在院子里,等待加工。記者發現,在不少棉團上面都貼著“二維碼”。貼“二維碼”標識的棉團與其他棉花又有何不同呢?帶著疑惑,記者走訪了我縣的相關部門、企業。
沙灣縣是北疆地區*大的植棉縣之一,今年棉花種植面積152 0173 3840.57萬畝,占全縣農作物種植面積的78.1%。自2016年起,沙灣縣連續五年承擔自治區棉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試點縣任務。今年,又開始探索建立棉花品種追溯體系和數據庫,從而優選良種、統一品種,為穩定生產高品質棉花奠定基礎。
縣農業農村局推廣研究員高永健說:“2020年,我們篩選31個棉花品種進行試驗示范,在全縣8個植棉鄉鎮場種植面積有六萬多畝地。”
目前,沙灣縣已經初步形成由政府主導,大數據運營企業、種植戶、制種企業、農機合作社、棉花加工企業等多方共同參與的棉花品質追溯體系。
沙灣鄉村振興大數據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宋鶴嶺說:“通過信息化手段,搭建了兩個平臺,一個是我們智慧農場的管理平臺,一個是棉花品種追溯的APP。而且我們在農機作業上面,裝了一些終端物聯網的設備,全程地追溯。從播種開始到種植,到采收,到交售,到*后的加工,進入到公檢庫,全程的一條鏈的信息采集。”
參加試驗示范的地塊,棉花采收結束后,棉團上統一張貼二維碼,通過掃描二維碼,棉農姓名、電話、品種等信息,都可以顯示出來。信息化的手段,對整個棉花品種全程實現可追溯,對收集棉花品種的資料,提供了可靠的數據依據。
新疆天鷹鑫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扈宏偉說:“通過二維碼追溯,每一個環節,精準到人,精準到品種,精準到地塊,精準到使用方。做到上游種植,下游使用,因質論價的訂單一二三產融合的作用。紗廠需要什么棉花,我們就因質因種,進行精準收購。”
長期以來,棉農種植的棉花品種多、雜、亂,種植、采收各個環節隨心所欲,不顧質量,給加工企業和紡織企業用棉帶來困難。棉花品種追溯體系的建立,補齊了這一短板,在棉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邁出了重要一步,形成了優棉優價的市場氛圍,有效地推進了棉花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九圣禾種業股份有限公司銷售經理吳磊說:“我們拿出了3個品種進行篩選對比,全程跟蹤。這樣做也是為了讓廣大農戶對于單純地追求衣分、產量這一觀念進行改變。”
文平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張國軍說:“我們合作社今年主要種兩個品種,種的時候都是單品,單種,單收。主要用打包機采收。收完以后,我們的棉包上,都有可追溯的二維碼,交售的時間,全是當天的*高價。”
沙灣縣宏基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學明說:“在收購加工過程當中,單品、單垛、單軋,每個品種我們單獨加工,單獨組批,單獨銷售。通過這一系列的過程,我們可完成優質棉花的質量追溯體系,可以使高品質優質的棉花,交付到紡織廠手中,紡織廠可以生產出來高質量的棉花紗線。這樣的話,同時提升整個棉花全產業鏈,包括下游、紡織、印染、服裝各環節的產品的附加值,同時給廣大的老百姓也能帶來更好的經濟效益。”
棉花品種是決定皮棉質量的內在因素,我縣將繼續完善棉花品種追溯體系,建立優質棉花品種數據庫,推行棉花主栽品種“一主兩輔”的用種模式。不斷推進棉花產業節本、提質、增效。
縣農業農村局推廣研究員高永健說:“預計通過3到5年的時間,我們把整個全縣的棉花品種,進行連續地種植,試驗示范,實現可追溯。*終達到在3到5年內實現棉花品種一主兩輔這個目標。統一棉花品種以后,棉花的一致性,包括它的纖維長度、比強度、馬克隆值、一致性、含雜率這塊,都達到一個理想的水平,使全縣的棉花品質進一步地提高。”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