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戈壁上的現代“愚公”
——河南漯河市質監局纖維檢驗所赴新疆開展棉花入庫公檢工作側記
600噸
“一個動作反復做一萬遍,不僅需要過人的體力,更需要超常的毅力。”該所棉檢師程遠說,參加棉檢的工作人員每天有一個基本流程,對2000多個棉包進行現場檢驗,然后在室外對交儲棉包上的條碼進行掃描、每包按****的比例進行抽樣和10%比例檢測回潮率,再對抽過樣和測過回潮率的棉包進行條碼標記和數據錄入。而這樣的流程,每天需要反復做成千上萬次。自10月初入疆,該所克服各種困難,與兄弟單位一道完成了18萬噸的入庫公檢棉任務,在茫茫戈壁上打了一場漂亮的“公檢戰役”。
據該所所長李建軍介紹,當前國家在新疆試點開展了棉花目標價格改革,確定由纖檢機構對國家監管棉花入庫實施公證檢驗。同時,國家將依據專業纖維檢驗機構對進入監管倉庫棉花出具的質量及重量公證檢驗數據,統計棉花產量并對新疆棉農進行價格直接補貼。棉花公檢直接促進當地農民增收、農業增效,還有利于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由于該所業務精湛、作風過硬,連續多年被中國纖維檢驗局指派為援疆公檢服務單位。
“奎屯”是蒙古語“*冷”的意思。在執行任務中,該所遇到的頭等考驗就是嚴寒。進入12月,戈壁上滴水成冰,寒氣直刺骨髓,陣陣西北風迎面吹來,如刀割般難忍。該所人員在沒有任何遮擋物的露天棉花庫,每天迎著太陽出發,踩著月光收工。遇到下雪天氣,為了不影響倉庫收儲進度,他們要在防寒服外再加上兩層棉衣,每位棉檢師都像穿著肥大的“宇航服”一樣,一批棉花檢下來,一個個成了“雪人”,而他們貼身的內衣早已被汗水浸透。“這里氣候干燥、溫差大,擔負的任務又重,同志們感冒上火是家常便飯。”代表漯河市質監局領導班子前來慰問的相關負責人看到大家疲憊的臉時,眼睛濕潤了。
在該所工作的庫外種植著一排排胡楊。繁重的工作任務,使他們無暇欣賞胡楊林的美麗風光,而他們卻在用行動實踐著胡楊的“不倒”精神。程遠去年在阿克蘇公檢時就落下了腳跟痛的毛病,今年公檢的這個棉庫,是新疆的大庫之一,在庫里走一圈就需要一個多小時,工作**要走三四趟,到了晚上,腳跟腫得像發面團似的,他就用熱毛巾敷一敷,第二天繼續堅持上工。其他幾位棉檢師因為長時間開包取樣,手上皮膚皸裂嚴重,每個人手上都纏滿了膠布。任璐是執行這次公檢任務中**的一位女同志,但巾幗不讓須眉,每天堅守稱重崗位,**的棉花進庫完成后,她還要進行皮重、毛重、凈重、件數、進庫時間等各類數據的匯總。“忙的時候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水都不敢喝。”任璐說,整天累得腰酸背痛,背上都離不開止痛膏。
“人苦點累點都不算啥,*令人煩惱的是因為嚴寒天氣,工作設備一直‘鬧情緒’。譬如氣溫比較低的早上和晚上,棉檢師們個個干得熱火朝天,而條碼掃描器工作一會兒就會死機‘罷工’。”李建軍說,因為掃描器的原因,給大家帶來了大量的重復性工作,也嚴重影響了公檢進度。為了保證掃碼工作順利進行,大家要不間斷地輪流把掃描器揣在懷里,為它“提溫取暖”。近幾天,氣溫下降得更低了,為及時“喚醒”掃描器,棉檢師們把自己用的暖手寶、熱水袋都貢獻出來了,發明了新的“快速提溫法”。
“橫笛聞聲不見人,紅旗直上天山雪。”截至目前,該所仍然頂風踏雪奮戰在新疆棉花公檢一線。在蕭寂的奎屯棉花庫場上,漯河纖檢人用責任和擔當站成了一排美麗的“胡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