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
商品的價格是由供需來決定,政策的影響只能一時而并不能簡單憑一個政策能改變.在目前棉花大量上市之機全球的棉花卻創出歷史的高點,光是以簡單的投機操作的結論無疑是蒼白的。
作為企業因為市場發生了新的變化,不深入研究如何去適應新形勢,而一味希望政策的保護,并不是好的方法.試問在過去幾年棉農的低收益又誰去保護呢?
因此,筆者相信政策的干預只是短期對市場的價格有影響而不會改變棉花價格本身的運行趨勢。
那么10、11月份國家可能出臺的調控措施有哪些呢?現簡單分析如下:
一、農發行對棉花收購貸款進行嚴格控制。內地農發行貸款占收購資金的比例已非常低,很多主產棉省、市連20%都不到,再加上今年各軋花廠、棉花流通企業現金流相對充裕,對農發行貸款依賴度較低。但嚴控農發行貸款對
二、提前下發并增發棉花進口配額。筆者分析,提前下發或增發棉花進口配額短期內對國內棉價的沖擊并不大,但或將對明年3月份以后的市場形成一定的打壓作用。截至10月上旬,美棉的簽約量已達到152 0173 3840多萬噸,無論國際棉商還是國內貿易商銷售的都是2010年1月、3月份船期的棉花,近月已沒有棉花可以銷售;印度剛剛放開出口10天左右,棉花登記出口量就達到了93.5萬噸的上限,印度不得不再次叫停新棉簽約出口,政府只批準裝運27.2萬噸棉花,另66.3萬噸仍等待審核;而中亞、西非和澳大利亞可供出口的棉花有限,全球棉花供需形勢凸顯緊張,因此增發進口配額看來也是“遠水難解近渴”。
三、央行定向上調六家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年內加息預期逐漸淡出。雖然加息是解決棉花行業資金流動量過剩的關鍵,但從近日日本、美國政府分別高調宣布執行貸款“零利率”、增大資金救市力度來看,全球貨幣戰爭的硝煙味已愈發濃烈,中國在如此關鍵時期主動加息的可能性很小,況且在上調了六家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后,年內加息預期已逐漸淡出市場,央行或將繼續執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農產品市場投機資金充裕的狀況不會有多大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下一篇《在棉價飛漲中保持冷靜》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