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20年花費百萬元做實驗 解決印染廢水污染難題
記者昨從武漢紡織大學獲悉,該校紡織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王曉廣創辦的一家環保生物材料公司于4月底在深圳前海新四板掛牌上市,首輪融資1個億目標基本完成。這個成立僅一年多的公司成長如此迅速,是因為公司核心技術是王曉廣花了近20年時間研究出來的新成果:接枝淀粉。這種新型的高分子材料可全面取代目前傳統紡織產業中大量需要的PVA(一種有污染性的化學漿料)。“這項改性漿料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或將帶來紡織行業的變革。”武漢紡織大學紡織學院院長張尚勇昨評價。
自掏腰包15萬元做設備
*窮時連盒飯都吃不起
印染廢水作為紡織工業的主要污染源,約占紡織行業廢水排放量的80%,其中罪魁禍首就是PVA等化學漿料。
王曉廣很早就意識到這個問題,從152 0173 3840年,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呼吁“少用或不用PVA”,這成為漿料發展趨勢之一。他開始琢磨著研發一種環保生物材料替代PVA。
“哪怕失敗無數次,我也絕不失去從頭再來的勇氣。”王曉廣在日記里寫下這句話。他做好了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
變性淀粉被認為是替代PVA的適宜漿料之一。王曉廣和淀粉較上勁了。他決心研發淀粉接枝共聚物(簡稱接枝淀粉),讓它既有淀粉可降解的作用,又有合成材料優異性價比。
2000年,王曉廣偶然發現家附近有一家中科院的輻照中心。輻照對淀粉接枝有*大的促進作用。向中科院領導申請借用實驗室后,除了上課外的所有時間,王曉廣就在輻照中心“上班”了,這一上就是3年。2003年,王曉廣做出了接枝淀粉的小樣,在實驗室測試結果穩定正常,當年他獲得武漢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小樣做出來了,大樣應該不遠了。”王曉廣很有信心。誰知,這一小步走了4年。
從2003年到2007年,王曉廣一直在摸索做大樣。為了做實驗,2006年他設計了一臺反應裝置,瞞著妻子花15萬找廠家做出來。當時的15萬,足足是他4年的工資。
買材料、買設備、購儀器,王曉廣像著了魔,把身上所有的錢花光了,把身邊親戚朋友借遍了。
“*窮的時候,我連盒飯都買不起了,啃了一星期燒餅。”王曉廣回憶。
沒有廠家愿意投產
每周坐火車去淮北做測試
2007年底,經過無數次實驗,王曉廣的接枝淀粉大樣做出來了,可是沒有廠家愿意投產。無奈之下,王曉廣自己注冊了公司,找同事“眾籌”資金做了一臺裝置,生產了部分產品,然后到淮北老同學開的棉紡廠測試。
**次性能測驗結果出來,王曉廣傻了眼:上機完成的指標和實驗室數據相差甚遠。
一切又從頭開始。
2008年到2010年,王曉廣再一次開啟了漫長的測試過程。
他每周都坐火車去淮北測試,綠皮車一坐就是一整晚,每次兩三天。至今,王曉廣還保留著當初坐火車的大部分車票,足足200多張。
2010年,青島一家生產漿料的企業得知了王曉廣的事情,被他這種執著精神打動。愿意和他一起對生產裝置和技術進行改進。
經過一段時間埋頭苦干,純棉產品可徹底摒棄PVA。可是PVA用量*大的是合成纖維。王曉廣和技術人員又到鄭州四棉做合成纖維實驗,效果不是很好,技術人員建議,得繼續改造接枝淀粉分子結構。
王曉廣意識到由于自己不懂化學,無法著手進行分子結構改造工作。
他開始惡補化學知識。
高分子化學、高分子物理、有機化學、輻射化學,王曉廣屋里堆滿了各種化學書。他也開始在圖書館每日每夜學化學。
為了請教一個輻射化學的問題,他還特地到北京大學找這方面的專家求教。
2014年,王曉廣和團隊完成上漿實驗,合成纖維無PVA實驗終于成功了。
公司落地黃石即將投產
下一步準備用淀粉做農用膜
2015年,黃石一個從事紡織行業的企業家對這個“淀粉教授”產生了巨大興趣。他向黃石市政府推薦,將王曉廣作為招才引智對象引到黃石,并投資6000萬和王曉廣組建一個環保材料公司。當地政府在陽新提供了100畝地支持他們創業。
當年12月,王曉廣獲得黃石市首屆東楚英才計劃一等獎。黃石為他們公司推薦了一個融資平臺,平臺考察后將這家公司推薦上市。
如今,“接枝淀粉”在行內已小有名氣。記者在王曉廣的辦公室看到,這20年來,關于淀粉的研究,他獲得了38項全國專利,全部獲批。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漿料檢測中心各項樣品無PVA的檢測報告已經全部通過。
目前,王曉廣公司2萬平米的廠房已經建好,正在安裝裝備,一期準備投產5萬噸“接枝淀粉”。
一家知名印染廠得知此事,立刻指定上游織布廠預定了1萬噸。
“教授很不容易,這么多年研究出這種環保產品,其實我們也等了好多年了。用了它,我們印染廠用水量就下來了,污水減少,也不擔心污染超標被罰款了。”印染廠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總說。
“下一步,我準備研究用淀粉材料做農用膜,這樣就不會對土地造成污染了。得從紡織源頭的污染控制起。”王曉廣說,他并不是生意人,生意的事多得依靠合作伙伴。他還是喜歡在實驗室里,琢磨怎么樣讓紡織這個行業整體轉型成綠色生態產業。?記者李芳?通訊員侯慶
王曉廣教授?通訊員彭陽慈航?攝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