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古永鏘現在落入了一個選擇題,那就是,是選擇接受騰訊?還是等著騰訊去結盟搜狐從而超越自己?
先看一看艾瑞提供的數據。2013年12月,PC端,國內視頻日均覆蓋人數比例,前五名依次為愛奇藝PPS、優酷土豆、PPLive、搜狐和騰訊,數據依次為25.92%、23.45%、18%、17.77%、15.34%。
一旦搜狐和騰訊整合,即使考慮到雙方覆蓋的人數,也*有可能超過優酷土豆,使得優酷土豆老二的位置不保。
再換一個指標。看看PC端的月度有效總瀏覽時長的比例。排名前五的依次為愛奇藝PPS、優酷土豆、PPLive、騰訊和搜狐。數據依次為21.98%、17.95%、12.64%、10.73%、10.37%。
如果搜狐和騰訊整合,兩者月度有效總瀏覽時長比例將達到21.1%,搖身第二,同樣是把優酷土豆擠到了第三的位置上。
如果要是覺得單拿去年12月的數據可能不公,好吧,我對比了10月、11月、12月和2014年1月連續4個月的數據,結論還是一樣,那就是,如果騰訊和搜狐整合,優酷土豆就在PC端掉到第三位了。
那接下來是什么?行業第三位的公司都是上市公司了,那**和第二的公司就更有上市機會了。愛奇藝PPS能上市,搜狐和騰訊的視頻合資公司也能上市。這倆故事還不一樣,且都比優酷土豆的故事Sexy。愛奇藝PPS,是一個“有爹”的跨平臺、Web 客戶端的故事;搜狐騰訊視頻(叫狐騰視頻如何?),是一個“有倆爹”的娛樂大數據自制劇的故事。那往后優酷土豆的股價會怎樣?古永鏘不會不知道。
事實上,拋開搜狐、騰訊抱團威脅到自身地位不談,古永鏘也是需要騰訊的。為什么這么說?國內視頻必須要有“爹”。
視頻作為一個重要的基礎資產,是國內各大互聯網巨頭都必須要布局的。說視頻的“入口”價值想必大家都會覺得特別俗(雖然王冉也用了“入口”這個詞)。那就換個說法,視頻作為重要的內容形式之一,在移動端以及未來的整個客廳戰略上,都在產業鏈上游扮演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巨頭要布局移動端以及未來的客廳戰略,都不可能繞過視頻去構建產業鏈,更何況國內的巨頭都喜歡玩封閉鏈條,也就是所謂的產業鏈閉環。
可以看到,百度通過收購PPS與自身的愛奇藝整合,成為了視頻領域的**;小米通過戰略投資迅雷,也殺入了視頻領域,往客廳戰略布局。360戰線太長,還無暇顧及,暫時通過合作方式進行切入,但360與新浪視頻的緋聞并不少。還有阿里,一直在積*洽談視頻領域的收購對象,原來騰訊視頻的劉春寧去阿里不是只去管手游聯運的,而是包括手游、視頻在內的整個數字娛樂業務。總而言之,TABLE上一個角色都不缺,視頻整合還是剛剛開始。
而巨頭對視頻領域的涉足,必然導致競爭加劇,成本的提升。視頻業務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仍然是一項戰略投資型業務,而不是盈利型業務。沒有其它賺錢的業務來給視頻“輸血”,那么視頻很容易、很快就會“貧血”。
從財報細節可以發現,優酷土豆在2013年的融資總額為9375.8萬元人民幣,為2012年融資額的5.25倍。但截止2013年年底,優酷土豆的現金及其等價物為17.64億元人民幣,僅為2012年的1.07倍。這意思是,我今年融的錢是去年的5倍多,但到年底所剩的現金卻和去年差不多。
Q4盈利是做出來的
為了以好的價格贏取一個戰略投資者,古永鏘還是做了一份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盈利的財報。怎么做的呢?
一是,把Q4的內容成本占比給降下來了。可以看到的是,2013年Q1-Q4,優酷土豆的內容成本占比依次為52%、40%、56%、39%。而全年平均的內容成本占比為47%。也就是Q4的內容成本占比是遠小于全年平均水平的。這里還需值得注意的是,古永鏘在Q3有意調整了內容成本的攤銷方式,按照此前攤銷方式,Q3是的內容成本占比是39%,但調整后,這塊就是56%了。這樣的調整,恐怕是在給Q4的靚麗財報做準備吧?
此外,帶寬成本占比也降到了歷史*低的20%(帶寬成本占比已沒有太多下降空間了,過去連續三個季度維持在22%-20%已不容易)。
其三,大幅縮減行政管理費用。按照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2013年Q4,優酷土豆行政管理費用僅為350萬美元,環比下降54.5%,同比下降62%。優酷、土豆是在2012年Q3經股東批準進行合并的,而2012年Q3,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這塊的費用為900萬美元。而在2012年Q2,優酷、土豆還沒合并前,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這塊的費用為390萬美元。也就是說,在2013年Q4,優酷土豆的行政管理費用竟然比二者合并前還少了,這可是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哦,意味著什么,你懂的。
OK,古永鏘就是這么把2013年Q4財報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搞盈利的。此外,他得意的還有優酷在移動端的營收表現,根據財報,優酷移動端在整體營收的占比是首次達到了10%。
這個10%是怎么達到的呢?看一個數據吧,2013年Q4,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優酷土豆銷售及營銷費用同比增長106%,這個增長除了年底的廣告促銷就是移動端的廣告營銷費用。
那怎么來看,銷售及營銷費用的增長有多少是來自移動端的營銷費用暴增呢?做一個對比,2013年Q4,優酷土豆的總營收同比增長42%。從優酷以往幾年的年底促銷來看,銷售費用的增長,都不會高于營收的增長,隨著業務的成熟,更不會如此,那么也就是說,大量的銷售營銷費用提升,都來自于移動端。好吧,這也不難理解優酷土豆來自移動端的收入占比從上一個季度的3%暴漲到10%,是怎么來的了。
從上述你就明白,古永鏘真是煞費苦心的做一份Q4的盈利財報,也是在煞費苦心的把移動端的營收來個揠苗助長。
假設優酷娶了騰訊
優酷土豆如果要保持自身發展,難以獲得持續性盈利。
從Q4財報來看,20%的帶寬成本和39%的內容成本,已經很低了。而從費用方面,一個季度350萬美元的行政管理費用,已經比優酷、土豆合并前還要低了;而隨著4G、OTT的來臨,研發費用不但難以降到每個季度1200萬美元以下,還會保持至少12%以上的增長。銷售及營銷費用未來一段時間更是要投入在移動領域。
此外,如果古永鏘不愿意看到騰訊和搜狐聯姻,把自己擠兌成老三的話,要么就跟張朝陽打馬化騰的“小報告”,說服這位昔日的老板不要接受騰訊的投資,否則就只能自己把騰訊奪過來。
騰訊優酷,這個故事,不僅比搜狐騰訊要更有回頭率,還遮住了愛奇藝+PPS的性感。一旦聯姻騰訊,古永鏘不僅又回到了國內視頻領域**老大的位置上,還能阻擊愛奇藝PPS的上市。
除了本文開頭列出的數據,顯示騰訊優酷在市場上的****外,再來看看移動端的數據吧。還是艾瑞提供的數據,2013年12月,移動端月度覆蓋人數比例:愛奇藝 PPS為60.34%,優酷土豆為53.39%,優酷土豆騰訊為65.2%,搜狐騰訊為28.69%。
當然,上述數據存在重復的用戶疊加,只能起到一個相對參考的作用。那么就看看總有效時長吧,這個指標疊加起來沒啥問題。
2013年12月,移動端月度總有效時間比例:優酷土豆為44.31%,優酷 PPS為29.11%,優酷土豆騰訊為48.51%,搜狐騰訊為11.99%。
OK,現在的問題就是,價位是多少?
優酷土豆的市值是55億美元。古永鏘持有21.7%,成為基金持有21.8%,古永鏘和成為基金的合資公司持有21.1%,T. Rowe Price持有6.4%,摩根斯坦利持有5.4%,Janus Capital持有5%。
如果整合,成為基金作為常青基金不愿退出的話,騰訊可能希望*終形成古永鏘及優酷管理層、成為基金、騰訊三足鼎立的局面。也就是騰訊需要持股20%以上的股權,依然是由優酷控股,按照高出目前市值30%以內的定價出,騰訊出價在15億美元左右。而如果騰訊與優酷整合,優酷的股價后市能漲到50%-60%。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