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發展跨境電商是提升我國農產品貿易數字化水平的重要方式。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要“提升貿易數字化水平”,鼓勵企業在相關國家開展電子商務。為促進跨境電商零售貿易發展,包括農業農村部在內的13部門聯合發布《關于調整擴大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的公告》,增加了冷凍水產、酒類等農產品,已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圖源hippopx
農產品占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總量近四成
2019年,我國跨境電商農產品貿易額52.9億美元,同比增長19.2%,占我國農產品貿易總額的2.3%。其中,進口額49.8億美元,同比增長18%,主要貿易方式為保稅電商(金額達44.6億美元);出口額3.1億美元,同比增長44.2%,主要貿易方式同樣為保稅電商(金額約2.9億美元)。2020年1—7月,我國農產品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35.3億美元,同比增長23.7%,占全部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的21.8%。其中,農產品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占全部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的40.1%。
“當前,人民群眾已經從過去要‘吃得飽’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轉變,這一方面將繼續推動進口規模擴大,另一方面將進一步促進國內供給體系質量提升,加快推動形成農產品貿易國內國際兩個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商務部對外貿易司二級巡視員劉長于曾如是說。
從貿易伙伴來看,我跨境電商農產品進口前五大來源地,依次為澳大利亞、美國、新西蘭、荷蘭和德國。其中,從澳大利亞、美國、新西蘭進口農產品依次為11.45億美元、8.53億美元和8.51億美元,合計占比57.2%。我跨境電商農產品出口前五大市場依次為中國香港、中國臺灣、菲律賓、馬來西亞和俄羅斯。其中,向中國香港出口農產品金額約3億美元,占比96.8%。
跨境電商農產品貿易涉及*多為畜產品
從貿易產品來看,跨境電商農產品貿易涉及*多的為畜產品,2019年進口額23.5億美元(其中,乳品進口23.1億美元),出口額2.7億美元(其中,乳品出口占比超過99%)。飲品類和水產品也是電商重要進口農產品,2019年飲品類進口額達2.4億美元(其中,無醇飲料進口1.3億美元,酒精及酒類進口0.5億美元),水產品進口額達1.2億美元(其中,魚油進口占比約98.8%)。
我國跨境電商主要貿易方式包括電子商務、保稅電商和保稅電商A,多以進口為主。其中,電子商務農產品貿易是指已經售出的農產品,存放在保稅倉庫的暫存區,等待清關和國內運輸;保稅電商和保稅電商A農產品貿易都是指尚未銷售的農產品,存放在保稅倉庫,需要等待銷售完成之后才會清關,并運輸到消費者手中。上述貿易方式的區別為,保稅電商農產品貿易主要針對海南全島、86個跨境電商進口試點城市,貨物可以通過特殊通道申報,暫緩提交通關單;保稅電商A農產品貿易是指從上述試點城市以外的其他城市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或保稅物流中心(B型)一線進境開展的跨境電商農產品貿易。
精準施策助推農產品跨境電商發展
今年7月1日起,北京、天津等10地海關正式開展跨境電商企業對企業(B2B)出口監管試點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兩種模式:一為跨境電商B2B直接出口,境內企業通過跨境電商平臺與境外企業達成交易后,借助跨境物流將包括農產品在內的貨物直接出口至境外企業。二為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境內企業先將包括農產品在內的貨物通過跨境物流出口至海外倉,借助跨境電商平臺實現交易后從海外倉送達境外購買者。
商務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專家李鳴濤指出,近年來,在跨境電商政策紅利、互聯網技術賦能、消費升級等多種利好因素疊加作用下,農業與跨境電子商務創新融合不斷加強,逐步成為拉動農業貿易增長、驅動農業貿易變革、賦能數字農業發展、助力數字鄉村建設、重塑農產品跨境消費的新引擎。值得注意的是,國內農產品標準化和品牌化建設不足、質量安全認證體系不完善、農產溯源體系不健全等痛點制約著我國農產品跨境電商高速發展。未來,應該因地制宜精準施策,激發農產品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新動力;聚焦特色產品,培育區域農產品跨境電商新業態;深化供應鏈聯動,推動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并借力跨境電商賦能農產品品牌化,拉動我國農業邁入國際化快車道。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