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兩家“正泰”撞臉、“咖啡伴侶”碰上“咖啡伴旅”、“江小白”商標爭奪戰……近年來,隨著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增強,商標領域官司不斷。然而,商標侵權形式日趨多樣化、復雜化,商標法對商標專用權保護的規定較為原則,實踐中大量商標侵權行為發生在基層,一線迫切需要相關規定指引,讓執法人員判定更有據可循。
為此,國家知識產權局近日出臺了《商標侵權判斷標準》(以下簡稱《標準》),旨在完善商標保護規則體系,解決執法實踐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為執法部門依法行政提供具體操作指引。
據介紹,《標準》共38條,對商標的使用、同一種商品、類似商品、相同商標、近似商標、容易混淆、銷售免責、權利沖突、中止適用、權利人辨認等內容進行了細化規定。
“這個《標準》很細、操作性強,給常見的爭議問題提供了標準答案。”北京市律協商標專業委員會委員、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熊超舉例說,商標法規定,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說明提供者的,不承擔賠償責任。這個“不知道”較為原則,認定不易。
熊超曾經手過一個紅酒商標侵權案件,銷售侵權紅酒的商家表示不知道侵權,并且可以提供進貨、銷售等相關證明,但是其進貨價明顯低于市場價格,*終法院仍判定免責。而《標準》對銷售商免除責任的相關要件進行了細化規定,明確了不屬于銷售不知道的情形,其中一條就是“進貨渠道不符合商業慣例,且價格明顯低于市場價格”。
在商標侵權判定中,李鬼李逵難辨別也是一大難題。對此,《標準》在傳統商標的基礎上,增加了立體商標、顏色組合商標、聲音商標等新型商標相同、近似的判斷標準,同時,進一步明晰了《商標審查及審理標準》在商標行政執法中的應有作用。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經濟的發展,電商平臺上的商標侵權案件也多了起來,而平臺的責任認定一直不易。熊超表示,現實中,一些電商平臺被告知銷售的產品存在商標侵權后,置之不理,一時也拿它沒辦法。
對此,《標準》明確,電商平臺雖然不知情,但經商標執法相關部門通知或者商標權利人持生效的行政、司法文書告知后,仍未采取必要措施制止商標侵權行為的,屬于故意為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便利條件,幫助他人實施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
國家知識產權局保護司負責人表示,制定《標準》不僅基層一線有需求,社會各界也十分關注。此舉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商標執法保護水平,為市場主體營造透明度高、可預見性強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