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3 來源:互聯(lián)網
說起棉花,大家都很熟悉,可是大家知道有位海寧人已經與棉花打了40年交道,他培育的棉花新品種,一年之內在東北、山東、河南、新疆等地栽植達數百萬畝,為我國棉花產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他就是祝水金,152 0173 3840年在海寧伊橋出生,1974年8月至1978年7月在海寧一中先后就讀初、高中,1978年考進浙江大學就讀種子專業(yè)之后便與農業(yè)結緣,從本科到博士,從學生到老師,現(xiàn)任浙江大學農業(yè)與生物技術學院副院長,他既培育棉花又培養(yǎng)人才。
“專治”棉農的“頭疼病”
時間回轉,祝水金剛剛畢業(yè)的那一年,他滿懷憧憬,來到距離海寧1000公里外位于河南的中國農科院棉花研究所工作。河南是棉花大省,可是棉花深受棉鈴蟲侵害之苦,蟲害也是棉農們頭疼的問題,不僅打藥費用高,而且農藥過量導致人中毒死亡事件不在少數。
祝水金便和團隊成員探討并實施抗蟲棉的分子育種計劃。自培育的抗蟲棉品種推廣后,棉花可以不打農藥或少打農藥,棉農省去了打藥的人工費和藥費,棉區(qū)農民打藥導致農藥中毒死亡事件也不再發(fā)生。
彩棉產量低品質劣,他又采用分子育種技術對其進行改良,通過科學、針對性地改良,效率更高,更為精準。以這種方法*新育成的浙大5號和浙大9號彩棉品種不僅產量高,而且纖維品質好,具有*高的市場價值。
時常和農民打交道的祝水金,一年除了在校教學時間外大約有兩個月的時間呆在農田,真正做一個“腳踩大地的實踐者”。想農民之所想,急農民之所急,祝水金及其主持的課題組近年育成棉花新品種21個,累計推廣3449.59萬畝,新增社會經濟效益30.3億元,被棉農戲稱為浙大“棉花教授”。
他的研究成果受到國內外同行的高度關注與認同,多次應邀在國際學術大會作大會報告,并被推舉為國際棉花基因組(ICGI)-育種與應用基因組學的聯(lián)合主席、農業(yè)部棉花專家顧問、中國棉花學會副理事長和浙江省作物學會理事長。
創(chuàng)新全英文課程
祝水金不僅培育棉花,還培養(yǎng)生物育種的人才。他曾被浙江大學評為“*受學生喜愛的老師”、浙江大學第九屆“三育人標兵”。2018年他獲得浙江省“三育人先進個人”等。
他作為農學院分管研究生教學的副院長,創(chuàng)新了以全英文課程為支撐、以社會實踐和平臺課程為特色的課程體系,建立了以質量為導向的培養(yǎng)新模式,全面提升了學院研究生的培養(yǎng)質量和學科建設。
推行全英文的契機是有多年的招生工作的祝水金發(fā)現(xiàn),浙江大學農學研究生進校時的英語分數比其他院校要高出不少。“這樣的資源不能浪費掉,要讓同學們運用自己的英語專長學貫中西農學。”于是,他創(chuàng)新地推行以全英文課程為支撐、以社會實踐和平臺課程為特色的課程體系。
不過推行全英文課程并不是件容易事。那時農學院的外籍教師并不多,還會大大加大了普通老師教學的難度,*關鍵的是英語教學效果如何是個未知數。但祝水金堅持了,“像雜交育種一樣,交叉培養(yǎng)有它的好處”,敢于試驗的他頂住了種種壓力。事實證明,全英文授課的確有好處,“我們學院在國際學術會議上報告的學生,其英文表達能力絲毫不比英美學生差”,祝水金說,“這樣也有利于培養(yǎng)與國際接軌的新時代農學生,這是我們的培養(yǎng)目標之一。”
同時,祝水金還針對綜合性大學農科學生的特點,全面修訂培養(yǎng)計劃和教學大綱,增設學科前沿課程和特色課程,引導學生學農愛農,開創(chuàng)了綜合性研究型大學農科教學典范。他編寫的《遺傳學》、《作物育種學》和《遺傳學實驗指導》等多部規(guī)劃教材已被國內多家農業(yè)院校所采用。
去年,他回到母校海寧一中,向學生們講述自己求學與科研的經歷,激勵學子,要珍惜機遇,傳承母校精神,寄語海寧學子:一步一個腳印,走向成功未來!
(來源:浙江新聞;記者 劉芳璐;時間:20190617;鏈接:https://zj.zjol.com.cn/news.html?id=1221611)
1、檢測行業(yè)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lián)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lián)系,聯(lián)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lián)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lián)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