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 *新研究引來新一輪爭議
???? 近日,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在給記者的郵件中稱,奧地利政府于當地時間11月11日發布*新科學研究,首次證實轉基因玉米會導致小白鼠繁殖能力下降。該研究是奧地利健康部和農業與環境部共同發起并資助的,由維也納大學完成。
???? 研究結果顯示,在長達20周以上的持續喂養評估實驗中,被喂養飼料中含33%轉基因玉米的小白鼠從第三代開始,后代的體重、體長和數量都明顯減少。
???? 由此,綠色和平提出,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政府需加強對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研究,同時呼吁立即停止任何轉基因糧食作物的商業化審批和種植。
???? “研究結果明確證實了轉基因作物對健康的威脅。我國對于轉基因糧食作物的安全性研究和商業化審核需要更為謹慎,避免傷害到我國13億人的健康與未來。”綠色和平食品與農業項目主任方立鋒說。
???? 在奧地利政府發布轉基因玉米影響小白鼠生育能力的報告后,國際農業巨頭美國孟山都公司發表聲明,稱這一結論缺乏科學依據,涉嫌炒作。
???? 上述研究所用飼料為孟山都公司研發的轉基因玉米NK603(抗除草劑)和MON810(Bt抗蟲)的雜交品種。孟山都對此發表聲明指出,奧地利研究團隊開展了三項實驗,三項實驗結果并不一致,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予以確認。
???? 在高價值商業種子領域排名第三的瑞士先正達公司中國區玉米研發總監盧洪認為,從科研成果的發布程序上看,奧地利的做法不符合常規。一般研究成果,特別是對公共安全有重要影響的**會接受同行評估,通過后一般會在***的科學雜志如《自然》(Nature)、《科學》(Science)上發表,而不是通過新聞發布。
????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所研究員張世煌是玉米育種方面的專家,他說:“奧地利的研究是否規范、可靠先不作評價,中國發展轉基因玉米的趨勢是勢不可擋的。”
???? 今年,中國政府剛剛批準了超過200億的轉基因研究專項資金。方立鋒認為,由于轉基因作物可能對人體存在危害,這筆資金中的更大一部分應該投入到充分研究轉基因作物的安全性中,而不應該被用來推動轉基因作物的倉促商業化。
???? 轉基因大米將走向百姓餐桌?
???? 2008年4月,世界銀行發表報告稱,截至今年2月底,過去3年國際市場小麥價格上漲了152 0173 3840%,食品價格整體上漲了83%。而在3月至4月兩個月國際大米價格猛漲了75%。同時,聯合國糧農組織稱,已有37個國家爆發糧食危機。
???? 在此背景下,《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和國家“十一五”規劃,將“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列為16個重大專項之一。總預算超過200億元,為建國以來中國投資額*大的單項農業科研項目。
???? 2007年,農業部轉基因方針由“科學規劃、積*研究、穩步推進、積*管理”調整為“加快研究、積*應用、規范管理、科學發展”。相關專家認為,國家對轉基因食品的態度有所緩和,現在開始采取比較積*的態度,但仍然很謹慎。
???? 據悉,目前,轉基因水稻沒有跡象商業化,2008年4月底,在農業部轉基因安全委員會今年的**次例會上,雖然對幾個成熟的轉基因水稻品種進行了不同階段的評價,但是還是沒有一個通過。
???? 由華中農業大學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發的轉基因水稻Bt63是一種轉基因抗蟲水稻,已經進行了田間試驗,并于2004年11月被提交到農業部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進行安全評估,已經獲得安全證書。該品種是目前*可能獲批商業化種植資格的轉基因水稻品種之一。
???? 根據《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管理辦法》規定,凡在中國境內從事農業轉基因生物的研究、試驗、生產、進口活動必須進行安全評價。按照不同類別、不同安全等級和5個階段進行報告或審批。
???? 在一個轉基因水稻品種上市前,需要經過五道關卡,分別是實驗室階段、中間試驗階段、環境釋放試驗階段、生產性試驗階段和*后審批階段;由于每個階段都需要一到二年的時間,所以一個品種在上市前,需要七到八年的層層審核。
???? 另據《糧食決策咨詢》今年第12期披露,由中國自主研制的轉植酸玉米很可能獲得政府批準,并*早于明年進入商業化生產,這標志著全球*大非轉基因玉米生產國——中國也將開始種植轉基因玉米。玉米是各種飼料的主要成分。
???? 中國農業科學院一直在對轉植酸玉米進行測試,并已向國家生物基因工程安全委員會提出申請,由其頒發安全證書。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