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10月15日,*ST賢成召開了臨時股東大會,以現場和網絡投票的方式對不久前公布的重組計劃進行了審議。投票結果顯示,合計超三分之二的股東贊成青海春天借殼*ST賢成。這意味著,以“*草”為主要賣點的青海春天將登陸中國股市,而近年來麻煩層出不窮的“垃圾股”賢成礦業借此變身為“蟲草**股”。
不過,作為賢成的“聯姻”方,青海春天雖身家不菲,卻是非不斷。其主打產品“*草”在帶來數十億營收的同時,也屢屢因產品功效、身份合法性等問題為公司招來詬病。青海春天的春天能否持續?*ST賢成的春天是否真正到來?
攀上“蟲草” 賢成麻雀變鳳凰
停牌一年多的*ST賢成,終于在國慶長假前的*后一個交易日得以“復活”,并帶來了令市場猜測多時的重組預案。
公司發布的重大資產重組進展公告表示,擬掛牌出售其全部經營性資產,同時擬以8.01元/股的價格非公開發行4.89億股,購買西藏榮恩等持有的青海春天藥用資源科技利用有限公司(以下通稱“青海春天”)99.8%的股份。該部分股份估值約為39.2億元。
某醫藥行業觀察人士告訴記者,青海春天借殼賢成,對賢成來說是一場“及時雨”。“目前國內上市公司里還沒有一家是以蟲草作為主業的,但不少上市公司都在往這個概念上靠。佐力藥業、西藏藥業目前都已經有這方面的布局。可以說純正的冬蟲夏草股對于醫藥板塊而言還是稀缺標的。”
這意味著,此次青海春天若成功借殼賢成,將成為**只冬蟲夏草股。賢成將依靠這次重組得以“揚眉吐氣”。或是受益于“蟲草**股”概念的帶動,*ST賢成自9月30日復牌以來接連漲停。
資料顯示,青海春天成立于2004年,為青海省重點高科技及產業化龍頭企業。公司主營業務為“青藏高原天然珍稀資源的精致利用與可持續發展”,擁有冬蟲夏草產品的全國推廣銷售網絡。
對于這次資產重組案,*ST賢成公告表示,通過此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實現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的轉型,“可以從根本上改善公司的經營狀況,提高公司的資產質量,增強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和長期發展潛力,從而提升公司價值和股東回報,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資本市場的穩定。”
密集廣告投放,打造奢侈品形象
對資本市場來說,“青海春天”并非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但其明星產品“*草”,因那句在各大媒體狂轟濫炸的廣告詞而幾乎家喻戶曉——“冬蟲夏草,現在開始含著吃”。
自2009年“*草”面世以來,公司連年為這一產品進行大手筆的營銷。在戶外廣告、平面媒體及各大衛視乃至央視黃金時段頻頻亮相的“*草”,讓“含著吃的冬蟲夏草”很快為人熟知。
據恒高傳媒機構2012年對*草廣告投放的調查顯示,投放總量為2152 0173 3840萬元。高密度廣告轟炸策略“砸”出了一個商業神話:數據顯示,2010至2012年,*草的銷售額增長驚人,從1.6億元飆升到12億元,又躍至50億元。*草問世以前一直默默無聞的青海春天,依靠這一款產品迎來“春天”。
經過幾年時間的廣告包裝,*草的“奢侈品”形象深入人心。“*草”的發明人、青海春天總經理張雪峰曾公開表示,*草的目標客戶群,定位在“家庭流動凈資產一千萬元以上”群體。
10月15日下午,記者來到了位于西城區某百貨商場的“*草”專賣。裝潢精致的專柜區域面積大約20平米,區域內只陳列著7款產品,皆用木盒盛裝,外加以透明玻璃鐘罩封蓋,乍看如同文物。產品以*低端的3000多元起步,*為高檔的一款*草“**含片”約28克,標價29888元。
記者觀察到,在近一個小時里該柜臺幾乎無人問津,售貨員顯得百無聊賴。她告訴記者,因為上個月(9月份)中秋節送禮需求較多,所以銷售情況不錯,進入十月份之后生意明顯回落。“送禮我們一般都向顧客推薦**含片,”售貨員告訴記者,29888元的**含片送領導*合適。“送別的東西顯示不出檔次,我們的*草是這兩年比較流行的奢侈品,天天播廣告,人們都知道。送這個有誠意。”
根據披露的青海春天財務數據,主打產品“*草5X冬蟲夏草”平均毛利率維持在40%左右;公司用于渠道建設和廣告投放的銷售費用在整個費用當中占比*高,在18%上下。
被指夸大宣傳,*草既非藥品也非保健品
從青海春天目前的營收構成來看,“*草”幾乎是其**命脈。2014年上半年,公司來自*草的收入達10.2億元,占公司上半年總營收的95%以上。
然而就是這**的明星產品,自問世以來一直備受詬病。其產品宣揚的保健效果屢次遭到來自醫藥專業人士的指控。媒體先后對其“三無產品”、“違法宣傳”等問題進行過質疑。在青海春天以往的宣傳中,*草以“調節免疫”、“降低疾病發生風險”及對惡性腫瘤、糖尿病有“輔助醫療作用”而成為一種神奇的存在,這一宣傳方式招致媒體對其“夸大宣傳”的抨擊,并遭到專業打假人士的舉報。
記者在*草柜臺翻閱其產品宣傳資料發現,目前*草的宣傳資料中仍然有對產品效果的描述。售貨員表示,這一宣傳材料屬于內部資料。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近幾年聲名鵲起的奢侈品,*草的身份卻一直是個尷尬。由于政策的不斷變化,*草的身份在“食品”、“保健品”、“中藥飲片”門前來回逡巡,卻一直未能推開其中的任何一扇門。
直到2013年,青海春天才獲得了“冬蟲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試點企業”資格,*草本身則獲批為“試點產品”。也就是說,售價動輒逾萬元的*草,目前既非保健品,也非藥品,其身份尚為“試點產品”。
青海春天方面表示,目前公司處于“轉換為保健品生產企業的過渡期,同時也是監管層面對本企業的考察期”。若能順利取得保健品頭銜,*草此前屢被詬病的身份問題將得以解決。
“試點期長達5年,參照此前關于冬蟲夏草的政策不斷變化的情況,這5年內一切都還有變數”。前述醫藥行業觀察人士稱。
■ 鏈接
重組雙方都有“前科”
10月16日,*ST賢成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15日股東大會的決議是*終投票結果,相關材料目前已經遞交,能否生效還要等待證監會審批。
這一方案能否在監管層順利通過成為新的問題。證券市場分析人士認為,*ST賢成和注入方青海春天歷史上都存在“不良記錄”,監管層能不能慷慨放行尚不確定。
無論青海春天借殼*ST賢成上市是否能夠持續長久利好,僅就目前來看,青海春天的注入,讓*ST賢成暫時逃離退市危局。
數據顯示,*ST賢成2013年凈資產為-3423.85萬元,營業收入416.75萬元。根據規定,如果公司2014年凈資產繼續為負,或營業收入低于1000萬元,公司將被暫停上市。
作為此次被借殼方,*ST賢成除了在經營方面萎靡不振,還曾犯下“不規矩”的前科:2011年,因*ST賢成違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上市公司以及包括臧靜濤在內的七名高管均受到上交所的公開譴責;2013年6月,證監會立案調查*ST賢成再融資欺詐發行行為,發現*ST賢成在2009年的非公開發行購買資產申請過程中,涉嫌報送虛假發行申請文件,騙取發行核準,5億元募資項目被證監會認定造假。除此之外,*ST賢成的負面事件還包括34億元借款去向不明、涉數十起訴訟、高管遭證監會警告罰款等。
而另一邊,作為借殼方的青海春天也有著諸多“歷史瑕疵”。
公開資料顯示,青海春天的注冊資本曾多年空缺。2003年4月,該公司在成立時股東出資不實,直到2007年,股東才對該項資金進行了補繳;2004年4月,在股權轉讓未進行評估的情況下,青海春天自然人股東肖融將25%的股權作價210萬元轉讓給了外資企業川福家具;2007年,西北研究所將其持有的5%青海春天股權轉讓給川福家具,據報道,這起國有資產轉讓未履行審批程序。
有投資者在股吧中表示,對重組成功的結果保持觀望,“股權、資產、程序、合法性等方面,都可能成為此次借殼的關卡。”
新京報記者 張泉薇 北京報道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