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下游需求疲軟制約玉米價格上漲
??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以來,“穩定玉米生產,實施大豆振興計劃,多途徑擴大種植面積”成為新年度的政策導向。隨著黑龍江、吉林等地相關補貼政策出臺,大豆補貼明顯高于玉米補貼,農戶種植大豆的意愿有所提高,尤其黑龍江省改種現象明顯改種大豆面積占到10%。
??進入4月份臨儲玉米輪拍賣成為焦點,今年的拍賣不再以“去庫存”為核心,而是以“順價”為核心。拍賣底價提高200元/噸導致市場底部整體抬升,加上首輪拍賣的高成交率和高溢價率,市場各主體囤糧待漲心態進一步增強。因此對于年后的這波玉米價格上漲,新年度種植政策引導預期和臨儲拍賣成為焦點等政策因素起到關鍵作用,但是受制于下游需求依舊疲軟,玉米價格上漲空間有限。
??非洲豬瘟疫情持續擴散
??去年8月我國發生非洲豬瘟疫情以來,截至今年5月底,共發生了152 0173 3840起非洲豬瘟疫情。當前,非洲豬瘟疫情發生勢頭趨緩。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一季度生豬出欄1.88億頭,同比減少5.1%;豬肉產量1463萬噸,同比減少5.2%;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均連續8個月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
??據相關機構測算,截止目前非洲豬瘟導致的生豬去產能可能達到20%-30%,對應豬飼料玉米消費減少1500-2500萬噸;在非洲豬瘟疫情的催生下禽料獲益,面臨增長5%-10%左右預期(約合玉米增加500-1000萬噸);綜合估算,當前氛圍下飼料玉米消費有減少1000-2000萬噸的可能。
??近日,西南地區非洲豬瘟疫情接連不斷,飼料養殖消費持續低迷。多地氣溫升高,對于非洲豬瘟疫情的控制產生不利,全國各地畜牧局下發文件頒布嚴格控制生豬調運的政策。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生豬市場繼續面臨疫情的襲擊,飼用玉米消費仍會處于疲軟狀態。
??深加工產品庫存積壓嚴重
??中國玉米網在5月份的春播考察過程中拜訪了各地大型深加工企業,力求通過企業角度來調研基層購銷心態以及下游產品的消費狀況。從企業了解到,東北深加工企業的玉米原料庫存在1個月水平,加上產地基層余糧見底,因此企業對于拍賣糧格外青睞。對于下游產品的狀況,大部分企業反映不太樂觀,除味精和蛋白飼料消費市場還可以外,淀粉和酒精庫存處于積壓狀態。
??據相關機構數據,全國82家深加工企業廠家實點淀粉庫存維持在80萬噸左右,其余還有在途、在港近30萬噸,而且加工成本近年來已經上漲到750-800元/噸,疊加夏季需求尚未有效啟動,企業處于微利甚至虧損的狀態。
??雖然企業效益不樂觀,但是部分企業產能持續擴張,一是為了占據市場份額,另一方面通過生產其他副產品來提高企業效益。總之,深加工行業正處于過度增速期,下游消費增長速度不及供應端造成企業產品庫存積壓嚴重,加上產品加工成本水漲船高,企業生產處境艱難,基本處于微利甚至虧損的狀態,深加工企業必然要面臨激烈的競爭乃至重新洗牌。所以,企業大概率會通過減緩產能擴張速度,適當改變產品結構,疊加調整開工率或者延長檢修期來調節經營壓力,從而導致深加工方面玉米消耗量不會樂觀。
??綜上所述,飼用玉米消費和深加工玉米消費均不樂觀,玉米下游需求市場依舊處于疲軟狀態。近期市場*關注的因素是拍賣和中美貿易進展情況,上周四首輪拍賣順利開局,高成交率和高溢價率進一步提振市場;中美貿易談判進入僵局,進口放開預期程度大幅降低。受以上因素影響,貿易商挺價心態增強,加之農戶余糧基本見底,市場流通糧源仍然緊張,各用糧企業不得不再度依賴拍賣糧。但從長遠來看,價格的走向還需要看需求端,需求的持續低迷是價格上漲的*大阻力。因此,短時期來看,玉米價格可能在拍賣和中美貿易因素的刺激下進一步上漲,但是上漲的空間*其有限,觸碰壓力位2050元/噸后大概率要下跌。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