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一日三餐,糧不可少。糧食話題,始終牽動人心。
??4月21日,世界糧食計劃署表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擴散沖擊全球經濟,2020年全球面臨嚴重糧食危機的人口可能增至2.65億。
??2.65億,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并且,還是嚴重糧食危機!
??全球疫情拐點遲遲未至,一連串關于糧食的疑問已接踵而至——
??全球哪些地方將會出現糧食危機?我國沒有糧食危機,會有漲價危機嗎?過多囤糧有無必要,會有哪些后果?
??真糟心!
??五分之一非洲人食物不足
??聯合國糧農組織數據顯示,目前已有1.13億人陷入重度糧食不安全境地。他們已經處于*端饑餓狀態,身體虛弱,無力抵御病毒侵襲。
??而據世界糧食計劃署預計,今年這一數字可能增至2.65億人。
??專家認為,全球糧食供應“命門”不在產量,而在流通。特別是全球糧食產業鏈遠比人們想象得要脆弱,一連串出口限制正在實施,很有可能導致市場短缺。
??截至3月底,全球已有12個國家出臺限制糧食出口舉措,嚴重干擾了整個糧食供應鏈。
??那么,*缺糧的地方是哪呢?
??聯合國糧農組織表示,有五分之一的非洲人口面臨食物不足問題。
??在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和索馬里,持續嚴重干旱和連年歉收導致1200萬人陷入缺糧困境。去年12月份,成群的蝗蟲又侵襲了他們的莊稼。雪上加霜的是,他們如今又面臨著新冠肺炎疫情考驗。
??此外,非洲的薩赫勒地區、中非共和國、剛果、南蘇丹等也面臨糧食危機處境。
??別擔心!
??我國糧價不會大漲
??我國糧食供應情況相對樂觀。
??農業農村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新發布的《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20—2029)》預計,我國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完全能實現穩產保供。
??據了解,我國糧食總庫存處歷史高位,稻谷小麥夠國人吃1年以上。
??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的話更是底氣十足:中國不會發生糧食危機,14億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雖然,咱們國家沒有糧食危機,但有不少網友在擔心漲價危機。
??對此,專家表示,盡管把心放到肚子里,我國糧食價格不會大漲。
??我國糧食價格主要是“政策市”。當前我國糧食儲備十分充足,今年糧食生產情況較好,平抑糧食價格相對容易。
??長期看,隨著糧食價格形成機制不斷完善,糧價會在合理范圍內波動,不僅能讓老百姓尤其是低收入群體買得起糧,還能讓農民有種糧積*性。
??《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20—2029)》也指出,未來10年,我國農業轉型升級將明顯加快,糧食等主要農產品增產保供能力將大幅提升。
??沒必要!
??盲目囤糧實非明智之舉
??一有關于糧食的風吹草動,就會有人搶購囤積糧食。
??這不,對于缺糧這事,有些人“寧可信其有,不愿信其無”。在疫情影響下,不少人沖進超市瘋狂掃貨,浩浩蕩蕩的人群過后,米面油等商品所剩無幾。
??這樣的場景是不是似曾相識?還記得那些吃不完的鹽嗎?
??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發生后,“海鹽將受污染,食鹽供應不足”的謠言襲來,國內不少地方出現了搶購食鹽的人潮。然而,囤鹽熱潮過后只剩一地狼藉:事實證明,我們不缺鹽!
??當年,不缺鹽。現在,我們也不缺糧。
??專家提醒,盲目囤購糧食,實非明智之舉。
??在國家并不缺糧的背景下,花大價錢把經銷商的庫存變成自家庫存,搞不好糧食就會變質,經濟損失只能由自己埋單!
??糧食還是要吃新的好。在家里囤積大米、面粉等糧食,時間長了,不僅會影響品質和口感,還容易生蟲。
??更重要的是,如果大家都跟風囤糧,很可能使得本來物資充裕的局面,反而出現暫時性供應緊張,影響了正常市場秩序,到頭來,傷害的還是消費者自己!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